蚕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山西文域丨夏天不能没绿豆宋真宗引进良种
TUhjnbcbe - 2022/11/1 23:07:00

炎炎夏日似火烧,消暑解毒靠绿豆。到了大暑天,绿豆就成了居家常备之物,每天熬一锅绿豆小米粥是山西人最常见的夏季消暑汤。绿豆还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功能就是解毒,每次有人吃药,一定会听到“不要喝绿豆汤”的提醒。

消暑,解毒,这是绿豆最为人所熟知的两大功能,绿豆就是这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亦食亦药的存在着。在久远以前的人们对绿豆的了解要比当今的人更广泛、更熟悉,不仅仅是夏日消暑的绿豆汤、绿豆糕、绿豆沙、绿豆冰棍之类的食物。

绿豆作为一种农作物,两千多年前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广泛种植了,而且绿豆还往往是被当做肥田的植物来种植的。西汉到南北朝是我国轮作制度的发展阶段,当时人少地广,肥源紧缺,人们发现了绿肥的功效也不差。绿豆的肥田作用非常不错,人们将它纳入到了肥粮轮作的行列中,并成为当时的主要绿肥品种,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肥制度。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做了系统的总结:“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其美与蚕沙、熟粪同”。都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在贾思勰看来,这绿豆做肥料的功效一点都不比熟粪差,直到如今,日本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中,绿肥法依然用于有机作物种植中。

贾思勰对绿豆绿肥的试验、研究和总结,对以后的绿肥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齐民要术》载,绿豆可以和谷子、瓜、葱等作物轮作,与谷子的轮作方式是:“五六月该种绿豆,至七八月犁掩杀之,为春谷田”。绿豆与玉米、谷子间混作制到建国前仍是华北地区普遍的种植方式。

绿豆肥田在被广泛认知后,人们还发现“种绿豆,宜地瘦,不宜肥”。也就是说,绿豆适合在贫瘠的土壤上生活,太肥沃的土地不适合,有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绿豆耐旱,严重旱象时,其它作物不能生长的情况下,种绿豆仍能获得一定收成。清代有一本名为《致富奇书广集》的小册子,里面讲了一段关于种绿豆致富的事。大意是说,绿豆是气候干旱时的珍贵品种,曾经江南大旱时,拔掉那些被晒得干枯了的稻子,种上绿豆,绿豆比稻子收获的还要早,其价值与米同贵贱,真是备荒时必不可少的最佳选择。

北方多旱,绿豆也就在很长时间内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元明时,“北人用之甚广”“绿豆处处种之”。而且在元代的农书中记录着,绿豆可以一年两熟。“三月清明节、谷雨中,桐始花种绿豆,六月小暑节大暑中温风至,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种绿豆”的说法。绿豆一年可种两代。四月种,六月收,再种,八月收。

肥田、抗旱、一年两熟,除此之外,绿豆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不怕虫。农谚有“虫地”种绿豆之说,一般情况下,蝗虫、粘虫不祸害绿豆。在病虫害防治技术还不甚发达的时候,华北地区广种绿豆的一个原因就与绿豆不怕虫有关。

在绿豆种植史上,不乏当时各种政令的引导,而其中对绿豆品种改良做过贡献最大的皇帝,当数宋真宗了。为改良绿豆的品种,宋真宗曾遣使前往印度求取籽多粒大的良种。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在《真宗求占城稻种》条下载明:“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天中印土得菉豆种二石,不知今之菉豆是否?始植于后苑,秋成日,宣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菉豆》御诗。”也正是因为这条记录,有人认为绿豆是到了宋代才开始种植的,其实宋真宗只是引进了一个新品种而已。在中国的气候历史中,中古的唐宋时期是有过一次大的气候变冷的,这就会导致大量的植物品种或是消失,或是减产,或是缩小了生长范围。绿豆在当时不仅作为农业作物,就是在人们的饮食中也已经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宋真宗正是出于这一点,听说别人家的绿豆长得不错,赶紧想办法闹点好的种子回来,于是就有了西天求取绿豆的故事。

绿豆的食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怎样呢?

绿豆有两大功效最为人们熟知,第一是作为药用的解毒功效,第二就是作为食用的消暑下火。在绿豆的药用上,至少在汉代时,就已经被中医广泛应用了。在绿豆的食用上,唐人已积累出许多经验。唐孟诜《食疗本草》就认为,绿豆去皮食,会小有胀气,若想治病,更须和皮食之:“今人皆挞去皮,即有少拥气。若愈病,须和皮,故不可去。”同书还说,绿豆有多种吃法,但以“作饼炙食之佳”。没有想到啊,最早吃绿豆是要去皮的,连皮一起吃才最有养生效果。当时,除绿豆饼外,绿豆糕也成为人们的常食,僧人也多制作此物食用。唐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就有“僧家多作菉豆糕饼”的记载。所以,绿豆糕的吃法是很早就有了。

到了宋代,既然宋真宗对绿豆品种进行了优选,引入了颗粒更大的品种,自然宋人在绿豆的食用及其他用途的开发上,也就有了更多创新之举,绿豆芽、绿豆粉皮、冰镇绿豆及绿豆制曲在这个时候相继产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在记述当时京师六月盛夏时街头所卖冰镇食品时,提到:“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银器。沙糖菉豆、水晶皂儿、黄冷团子、鸡头穰……之类。”同书还有凉水菉豆的记载。

宋林洪《山家清供》中还记载了一种“山海羹”的制作方法:“春采笋蕨之嫩者,以汤瀹过,取鱼虾之鲜者同切作块子,用汤泡裹蒸熟,入酱油、麻油、盐,研胡椒,同绿豆粉皮拌匀,加滴醋。今后苑多进此,名‘虾鱼笋蕨羹’。”简单说,就是凉拌绿豆粉皮,配料用的是春天的嫩笋和蕨菜,还有鲜美的鱼虾。跟咱如今的鸡丝大拉皮之类的在烹饪技巧上是异曲同工,不同就是人家的食材用得讲究而已。《山家清供》中还记载了一款“石榴粉”,也是用藕块裹上绿豆粉,再放进鸡汁里煮成的另一种佳肴,这个当中绿豆粉的使用方式跟咱们裹淀粉是一样的,这种烹饪技法在北魏时期就已经被广泛使用。

宋人还有过用绿豆制曲的尝试。宋朱肱《北山酒经》便详细地记载了以绿豆为原料的“时中曲”的制作方法:将拣净的一斗绿豆用水淘洗干净后,再用水浸上一个晚上。然后,“蒸豆极烂,摊在案上”。散尽热气,再用白面十五斤,辣蓼末一升同豆一处拌匀,入臼内舂捣。如干,加入少蒸豆水。要做到既不太干,也不太湿,如干麦饭那样就行。再用布包好,踏成圆曲,在中心留一小眼,用索穿好,并以麦秆、穰草覆盖。七天后取出,以索穿,当风悬挂,不可见日。一月方干。“用时,每斗用曲四两、须捣成末,焙干用。”如今已不再听说用绿豆制作酒曲了,不知道用绿豆做的酒曲酿出的酒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只能想想作罢了。

到明代时,还曾有用绿豆做茶的记录,谢肇淛《五杂俎》所记:“以绿豆微炒,投沸汤中,倾之,其色正绿,香味亦不减新茗。宿村中觅茗不得者,可以此代。”简单吧,跟如今的绿豆汤略有区别,这款绿豆茶要先把绿豆微微炒过,然后煮茶。此款茶简单易行,不妨周末小试,煮一杯尝尝。

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中用食用绿豆的方法,也不过是对千年前的延续,甚而还不一定有那时丰富。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雅丽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文域丨夏天不能没绿豆宋真宗引进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