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TUhjnbcbe - 2022/10/22 1:19:00
北京哪里痤疮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唐朝的繁荣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唐朝中期之前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北方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但是由于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就渐渐转向了南方。并且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经济重心在南方的局面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改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呢?

南迁造成南方人口增加

安史之乱之后,北方出现战乱,社会动荡不安。安史之乱从开始到结束经历了八年之久,造成北方长时间内都处于战乱中,对北方的各方面发展影响都是很大的。安史之乱中双方的激烈战争造成双方大量人员伤亡,大量无辜百姓也被杀害,南方人口大量逃亡。而相对于北方来说,南方在安史之乱中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社会也相对处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这造成了北方的百姓在安史之乱中大量迁移到南方。

战争爆发前,我国人口主要聚集在北方,而战乱就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这造成了北方地区的人口大量逃亡。并且由于政府持续征兵,南方的劳动力也流失得很严重,大面积土地无人耕种,严重制约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在发生战乱后,大量的人口南迁,大大增加了南方的人口数量,提高了南方人口分布率。一些南方的偏远地区也扩充了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唐朝时期经济主要是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充足的劳动力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一个地方人口较为稀少,那么这个地区经济发展也一般较为落后,如果人口充足,则经济发展也会被带动起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增加,这有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也是唐朝经济重心逐渐移动到南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北方人口比例在安史之乱之后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扭转了北方人口远远高于南方的局面。战乱发生之前,我国北部河南及河北一带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北方与南方人口比例为6:4,这种人口的差异也造成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迅速很多。但是战乱造成南方人口大量流失,北方的经济实力被大大削弱,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而南方由于人口增加,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得到了推动,人口越来越密集。从此,我国的经济重心渐渐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对于北方来说,人员的大量流失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断层,这必然会导致北方的经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停滞。南方的人口不断增加不仅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劳动技术。从此,南方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南方来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此情况下,南方经济实现了稳定的增长。虽然唐朝的文化重心依然在洛阳和长安这些北方地区,但是经济来源却主要是依靠南方的。

南方农耕地持续开发及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加,南方的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方的农耕轮作制从一开始的一年两次逐渐过渡到在一年里使水稻丰收三次,充分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南方多以山林为主,可以利用进行农业耕种的土地相对于北方来说要少得多。但是南方通过围水造田的方法降低了土壤的含碱量,提高了土地的质量,扩大了种植面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不仅扩大了种植面积,南方许多种植人员还注重生产力的提高,分沿海地区通过提高海堤以保护种植土地不被海水淹没。江南一带也已经有很多人通过使用蚕沙、豆类等作为农作物肥料,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江南一带当时牛耕地已经非常普遍,牛粪也被用于给农作物施肥,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唐朝中期以后,南方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江南地区主要使用砺、耙、犁等作为农作物生产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将土地翻碾、压平,后来又引进了耖,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高。除了用工具耕种,根据土质不同,南方还会使用牛耕种。这些农业生产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农业发展。

南方的气候相对于北方来说波动的幅度较小,这对南方土地的开发是有利的,通过使用灌耕种工具以及犁耕这些工具,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更加成熟。南方地别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而水稻的种植周期是比较短的,水稻的种植技术提高以及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水稻的产量大大增加。而北方人的南迁也给南方带来了小麦的种植技术,这样一来,南方的稻麦产量都得到提升,大大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随着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的水稻种植成为我国的主要粮食来源。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唐朝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和麦。粟的分布比较广泛,包括四川东部和华北平原等,但是在安史之乱后北方粟的产量大大下降。战乱发生以后,由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品种也逐渐增多。

后来随着南方农业的发展,水稻的产量在我国农业产量中占据了第一位,水稻种植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粮食来源在我国古代是国家社会运行的重要部分,水稻成为我国粮食主要来源之后,南方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之前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扬州等地由于农业的发展后来成为农业重要生产地区,这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南方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提高

到了唐朝后期,南方的经济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技术都不断提高,江南一带的农民除了种植农作物,还会开发许多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有少数种植农作物的农民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很多荒废的陂塘也被重建,用来养鱼或者种植芡、菱、苇、蒲等经济作物,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也使得南方农业发展更加多元化,茶叶种植技术也在唐朝时期实现成熟。

在唐朝之前的历史中,没有对茶叶人工种植技术的记载。但到了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南方农业的发展,茶叶种植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据记载,当时的人已经通过茶叶的生长环境、茶叶特性等掌握了茶叶种植的方法,将茶叶种植技术分成直播种植和移植种植两种。唐朝中期之后在江南丘陵和平地上大面积出现茶园,这是当时茶叶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的结果,这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作物发展。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以及种植技术的提高带给南方的是经济结构的升级,南方的经济发展不再依靠单一的农作物种植,经济作物也成为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在北方发展达到饱和阶段的时候,南方通过提升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了整体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并且经济作物是商品经济的原材料来源,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是直到今天我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南方的一个原因。南方的经济作物种植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南方的商品交易,促进了南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方能够稳定地为商人提供高质量的商品,这种稳定的供货关系也促进了后来对外贸易在南方的发展。

尽管在唐朝后期,农业生产仍然占据国家最重要的地位,但是商品经济的地位也逐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得到提升。到了后来小农经济的地位逐渐下降,而此时南方的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非常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危机。并且由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因素,更加促进了南方的对外贸易,在后来的国际发展潮流下,南方的经济也不断得到发展。

总结

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是由安史之乱所推动的,战乱造成北方的发生一系列动乱造成北方的经济也遭受破坏。相对稳定的南方成为人口迁移的重点地区,在此情况之下,由于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直接促进南方的土地利用率提高以及农作物产量增加。而农业发展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由此南方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转向了南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唐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