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夹浦湖溇印象
TUhjnbcbe - 2022/5/14 17:56:00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05/9276648.html

年,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公布,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赫然在列。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太湖溇港成功入选新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位于太湖西岸的夹浦镇,正是太湖溇港的发源地之一和桑基渔塘农耕模式的典范。

溇港文化璀璨明珠

太湖地区,唐宋以来成之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太湖地区人民创造了“横塘纵溇”“塘浦圩田”“桑基渔塘”系统,将近湖岸的泥沼湿地改变成一片适宜农耕的沃土。

溇港,是指太湖沿岸分布频密而又绵延不断的小河,天目山及其余脉宣泄而下的洪水流向太湖,在近湖岸的低洼地带不断冲刷,形成了一条条小河沟,人们利用这些小沟开挖成河流疏导洪水下泄,并加开横塘串连而起,形成了经纬纵横的溇港系统。圩田,是指筑湖堤、河堤将低洼湖滩、泥涂围起来开垦成适宜耕作的农田,并在横塘纵溇间再度挖出一条条细密的泾浜利于灌溉,并留下面积稍大的湖漾存蓄余水,顺应大自然规律开创了“山水入湖,侵地成沟,沿沟为溇,湖滩造田”的杰作,使太湖沿岸的滩涂湿地嬗变而为美丽的水乡平原。

太湖地区的塘浦圩田,源于溇港系统的开筑,进而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圩田区及灌排沟渠系统,自春秋战国开始历经千余年,才在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吴越国时构成太湖溇港的基本框架。宋元明清时期继续巩固,形成了平均—米分布一条溇港的密度,创造出“水田种稻,池塘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饲鱼,塘泥培桑”的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由此成就了名为“苏湖熟天下足”的传统粮仓和“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地,而且也是历朝财赋的重要来源地。

太湖溇港水利系统,是太湖流域特有的水利工程,绝不亚于四川都江堰工程的作用,在世界农田灌溉与排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溇港与圩堤、桑田、鱼塘、湖漾之间的良性互动,具有排涝、灌溉、养殖、通航等综合效益,集水利、经济、生态、文化于一体,构成了水陆复合的独特人文自然景观,是孕育吴越文化和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重要载体。夹浦镇的太湖溇港系统至今保存完好,恰是两千多年来“塘浦圩田”兴亡史并跻身世遗的历史见证。

千年始成鱼米之基

千百年来,浩渺的太湖、清澈的乌溪,滋润着夹浦的百里沃野。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沟疏溇,围堤造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农耕社会的传奇。

远古时期,太湖周边地区包括西南岸的长兴沿湖一带地势低洼、沼泽密布,每逢雨季洪水肆意泛滥,不宜农耕,地广人稀。夹浦的环沉新石器遗址,和太湖周边地区的其他马家浜、良渚文化遗址一样,是早期人类开始向低平地区进发的实证,但他们仍生活于临水高地,依赖自然环境在小范围内进行种植水稻等生产活动,改造环境的能力有限。

据文献记载,学界目前普遍认为“塘浦圩田”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越国,而且太湖上游要远远早于太湖下游。吴国、越国先后统治太湖地区,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始垦圩田,便开始在长兴境内开凿运河,古籍《山墟名》所记载的由伍子胥在县南所开挖的胥塘,范蠡在城东彭城开挖的蠡塘,便是我省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水利工程,是浙江省内“最早修筑的塘堤”。今夹浦镇也是吴国活动频繁的地区,吴王夫概在夹浦境内屯戍的斯圻湾、吴城,亦是学界认为的太湖溇港水利系统始于春秋时期的文字依据。此后太湖地区的围垦历经千年,比如夹浦元代设有皋塘巡检司,皋塘本为纪念汉代皋伯通开发太湖水利而命名,说明旧时的皋塘镇开发较早。自秦汉至唐前期,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仍在北方。唐“安史之乱”后,移民南迁,太湖周边地区才得到进一步开发,特别是五代吴越国时期,天宝八年()专设“撩浅军”、置“都水营田司”,形成了完整的横塘纵溇系统,从此成为太湖沿岸的一道风景。

溇港水利系统,使夹浦成为邑之粮仓。元代诗人戴表元“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是夹浦山水的真实写照,分别发源于南北川两山和水口顾渚山的常丰涧、金沙涧汇成乌溪,是长兴境内的四大水系之一,经由十多条溇港依序畅流进入太湖。诸溇港联通太湖的灌排体系,数百年来一直在发挥着调蓄旱涝的作用,即使是在和年两次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面前,夹浦太湖沿岸也是影响最小的乡镇。传统农耕社会年代,百姓们年年疏浚河道淤泥,不断巩固河堤、肥沃田地,进而构筑起相对独立的“塘浦圩田”之“水作农业”体系,使太湖沿岸的夹浦农田成为肥沃之野,粮食产量一直雄踞封建社会时的前列。

溇港水利系统,使夹浦成就鱼米之“香”、纺织之“富”。古话讲“吃靠田,用靠地”,在“塘浦圩田”的架构之上,进而衍生出“桑基渔塘”的家庭副业生产模式。自宋朝开始,人们利用河泥堆积起的堤埂或高地种植桑叶,养蚕缫丝,到明清时期遍地是“水成网、鱼米乡、两岸青青万株桑”的格局;同时,又在密布的荡漾池塘中养殖淡水鱼,有的家庭则饲养湖羊与家禽积肥,家族副业的兴盛给老百姓带来了富裕的生活。男耕女织、地无尺空,还养成了太湖沿岸百姓勤劳精明的秉性。延自近代,鉴于种桑养蚕的传统,太湖沿岸较早地引进了土布织机,进而奠定了今日夹浦成为纺织工业大镇的基础。

溇港水利系统,使夹浦成作宜居之地。宋代以降,以义门蒋氏、鼎新臧氏、丁家渚丁氏为代表的家族,纷纷被太湖平原所吸引而来此开垦,随后斯圻谈姓、迭楼湾王姓、金村凌姓、五庙桥周姓、鹊溪叶姓、奕阜张姓以及杨、史、沈、钱、计等大姓也乔迁而来,在太湖沿岸形成了一个个聚居村落。舟辑航行便利的水网,一条条沿溇港筑就的塘路,又将太湖沿岸星星点点的村庄连接在一起,并发展起皋塘、鼎甲桥和夹浦等一时繁荣的集镇,成为了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他们在此渔桑耕读,付出辛劳的同时,也繁育了一代代传奇,蒋必胜、蒋克明、蒋毅祖孙三代,以臧懋循为代表的臧氏“一门九进士”、丁元荐身后善行义举的丁氏家族,以及沈贞、叶树声、沈无咎、张度、史之华等,代有名人,耀眼夺目。

丰厚积淀文化遗珍

太湖溇港,在年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历史上太湖地区入湖溇港共有条,其中湖州入湖溇港为73条,现在江苏境内的太湖溇港已经大多消失不存,而据湖州水利部门的统计,湖州全市尚存太湖溇港47条,是太湖流域溇港及塘浦圩田系统发端最早和唯一完整留存的地市。夹浦境内还保存了10条溇港,其中的斯圻港还可谓“溇港鼻祖”。

宋代以后,溇港的发展被史书完整记录下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夹浦溇港在五代吴越国之后的千年演变。据清代同治《长兴县志·水》记载:“淳熙十六年,浙江提举詹体仁开湖署门,为旱涝之备,数年之间,滨湖郡邑岁称丰稔。”“绍熙二年,知县王回(注:实为湖州知州,非长兴知县,旧志有误)修湖溇三十六,改二十七溇。”元代至明初,湖州湖溇由36条发展到63条,其中长兴县溇港25条,夹浦则有7条。明弘治以后,湖州太湖沿岸则形成了73溇,长兴为34条,其中夹浦境内11条。时至今日,除双桥港湮塞之外,斯圻港、金村港、观音港、上周港、长大港、夹浦港、乌桥港、双港、丁家渚港、鸡笼港计10条溇港贯穿全境,太湖西岸沿线6个行政村全部都有湖溇分布,实为溇港保存最为完整的乡镇,殊为不易。

向国际灌排委员会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过程中,溇港体系包括太湖堤防体系、溇港漾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和古桥、古庙、祭祀活动等其他遗产体系四部分组成。太湖沿岸夹浦段长13公里,是湖州境内太湖堤防工程的五分之一,且10条溇港除观音港外全部直通太湖,占县内16条通湖溇港的一半以上,可谓是弥足珍贵。横塘、纵溇、河隄、桑基、渔塘、圩田、湖漾、湖闸在夹浦境内随处可见,“东北向溇口”“竹木透水围篱支护技术”以及完备的农田灌排系统,仍发挥着“排、引、蓄、灌、降、分、补、调、挡、运”等基本功能,见证了太湖流域农业科技文明之光,对现代水利管理仍有现实借鉴价值。更加稀见的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在夹浦镇完好展现,大杨桥、利济桥、庙港桥、大乌桥、小乌桥、茂盛桥、谢庄桥、丁家渚塘桥、龙凤桥、蒋埠桥10座古桥横跨于溇港之上,尤如彩虹卧波,熠熠生辉。

太湖溇港是多年来环太湖地区滩涂开发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灌溉排水工程型式,其工程设计、形制布局、工程规模、引排水量,以及良好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均领先于其所处的时代,是本土百姓在湖泊水网区域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创造,夹浦境内完整保存的溇港系统恰是太湖流域这一科技文明遗产的重要见证。随着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机械化和现代工业的兴起与繁荣,太湖溇港曾经一度“养在深闺无人识”。如今,太湖溇港的申遗成功,既为千年水利工程焕发青春提供了机遇,也为提升夹浦镇的文化品牌和滨湖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本文参考资料

1.《浙江湖州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考察指南》(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湖州市水利局)

2.《永乐大典·湖州府》

3.清代同治年间的《长兴县志》

4.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张芳《太湖地区古代圩田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湖州晚报》.9.24之《溇港成就湖州米之香丝绸之富》(杨伟民)

6.《保护太湖溇港传承江南农耕文明》(李士杰)

鄣北散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夹浦湖溇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