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桑叶属“风升生”,霜桑叶属“燥降收”那春天和夏天也有桑叶,为什么不入药呢?
其实也可以入药,不过功效不一样。春天的桑叶,它在“风升生”里,它是一个升散药,性凉。那夏天呢,它的叶是发散力更强,也是凉散。但是到了秋天的桑叶呢,它已经不再长了,它准备落叶归根了,这时候药的气呢,开始收敛下行,也就是我们说的肃降之气,对应病位当然就在肺。
所以,我们自然就可以推出来,初冬或者秋末采的霜桑叶呢,就是一个性寒凉的、味苦甘,质润,它的升降浮沉性能是沉降。沉是向内,降是向下,病位作用靶点在肺的一个药,这就是它的性能。那么,我们推导出它的性能,观察它的特点,就可以归纳出它的功效就是清、敛、降、润,病位在肺,这就是它的功效。
桑叶竟有补益功效?是的,你没听错!
导读:若说桑叶有补益功效,恐怕许多人不会相信。实则古人早已用其补虚。桑叶之补属于清补,而非人参之温补。(编辑/闫奇峰)
桑叶可补虚
著/唐伟华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能疏散肺、肝二经邪气,乃辛凉解表药物。为治疗风热咳嗽、扁桃腺炎、头痛发热、目赤肿痛之良药。用桑叶、菊花、夏枯草水煎服。此即人所熟知的“夏桑菊颗粒”处方。
桑叶具有较好的降压功能:
药理研究,桑叶中含有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作用。高血压患者每日用15~20g桑叶,煎汤代茶,能有效控制血压上升。
桑叶还可抑制血糖上升:
作者治疗糖尿病,常于辨证方中加入桑叶(或蚕沙)疗效可增。据现代研究,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所以多喝桑叶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桑叶又为止汗良药:
桑叶止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桑叶除寒热出汗。”《本草撮要》亦认为:“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盗汗乃夜间入睡后汗出。为何桑叶须用“经霜者”?盖经霜桑叶,得秋金之气最全,药力最厚。《百草镜》也认为:“须大雪压过,雪霁天晴采下,线穿悬户阴干,其色多青黑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冬至后采之良。”作者也常用冬桑叶治疗顽固性盗汗、阴汗。
宋·张杲《医说·上册·卷四》中还记载了一则用桑叶治愈20年盗汗的故事:严州山守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汗出,迨旦,衣皆湿透。如此20年,无复可疗。唯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故治之。”三日宿恙顿愈。遂并受以方,乃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研末,空腹温水调下二钱。若说桑叶有补益功效,恐怕许多人不会相信。实则古人早已用其补虚。如古方“胡僧桑麻丸”,即以桑叶为主组成的方剂。方是桑叶去梗茎g,黑芝麻(炒)g,共研为末,白蜜适量为丸。早晚各服10g,开水下。此方有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
《本草逢原》还称:“久服(此方)须发不白,不老延年。”说明桑叶确能补虚。头发脱落或头发疏稀,多为气血不足,也可用桑叶、芝麻叶(或者芝麻梗)煮淘米水煎后洗头,不到10次,头发即可长出。这在《千金方》中就有记载:“治头发不长,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7次,可长数尺。”少年白发,用霜桑叶为末,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服用,白发可逐渐转黑,面容亦转红润。
现代研究也证实,桑叶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温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四季皆宜。
此外桑叶煎水,温洗眼目,还有止泪明目的作用。
END
往期精彩文章
年秋分毛小医院行程
跟诊心得:原来中医也可以这么有趣
推荐一款学习中国星宿的天文软件
走进经典之美——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学习心得体会
让五运六气在临床中落地、在心中生根发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