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梁平一个辉煌产业的彻底没落最大管理
TUhjnbcbe - 2021/12/18 16:21:00

梁平前世今生

四川盆地东部第一坝——梁平坝子。除了稻作发达,梁平的蚕桑业也曾相当发达,年代、90年代的田坎边坡都曾遍种桑树。高梁山人资料图。

十天前我们分享了《梁平“丝妹”如云的美女工厂,今唯存三合院?四合院述说辉煌...》。其实,梁平之所以建立一座将蚕茧变为丝绸的工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梁平蚕桑业自古发达,有曾高达多万斤(00斤=担)的蚕茧产量,而且周边各县也大产桑蚕。随着时代发展,梁平农村最重要现金收入之一的支柱养殖业桑蚕已走向没落。看下图吧,梁平西门的县蚕种站也在城市建设中要拆除谢幕了。即将拆除的梁平蚕种站。如今的地图软件,已查不到这个地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年代,梁平坝子各镇乡及袁驿、虎城等镇,鼎盛时家家养蚕,户户种桑,是来钱最快的农村副业。很多家庭一年养蚕三季:春蚕、夏蚕、秋蚕。春秋两季养殖期40多天,夏蚕养殖期20多天。最累人的是养夏蚕,特别是蚕子第四眠之后、上架之前,吃桑叶的量惊人,万条蚕儿吃桑叶的声音如下大雨的声音。一个家所有人顶着酷暑烈日,全力以赴去采摘桑叶回家(早上有露水还不能采,否则蚕吃了拉稀)。

网络配图,仅作美化,与文无关

每天晚上还要不停地添加桑叶、清除蚕沙(蚕屎)和病蚕。防鼠也是大事,老鼠最爱吃蚕。当年农村房屋是普遍破旧的瓦房,日夜防鼠就可能累得人精疲力尽。最苦最苦是蚕上山时,还要一只只将蚕捉上编织好的草架。结茧后还得必须及时一只只摘茧,然后速送收茧站处理,否则蚕蛹变飞蛾破茧而出,一切劳作都白费了。日夜不停,养蚕那种累得死人的极限劳作,非今人所能理解的“农民之苦”,更非今人向往桑田生活。正因为夏蚕养殖时间短,最苦最累还逢农忙,所以很多家庭只养春季和秋季。尽管如此,仍很辛苦,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工业化之前的梁平农村,确实没有更多的挣钱方式,养蚕能最快带来副业收入。梁平也建有蚕种站,指导发展全县的桑蚕业。如今,位于老西门的蚕种管理站大楼即将面临拆除…

以下来源:梁平万事通APP

发帖人昵称:

梁平西门的老蚕种站终于拆除了,谁知道这么大一块空地又准备用来干什么?老蚕种站已成为历史,老城西门这片旧城改造在逐步推进,与三横街交叉的地方已开建(碧桂园的天悦房产),再过两年昔日的西门将大变样。

声明:切勿对号入座。本页内容来自网友发帖内容,仅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作者观点。

在梁平万事通APP发帖和网友分享身边见闻拿红包也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平一个辉煌产业的彻底没落最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