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进修附校小学科学组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动脑,共同宅家探究科学的乐趣。一起看看同学们在宅家期间是怎么做的吧!
低年段:动手制作激学趣
低年段的同学们紧跟老师的步伐,将科学课程内容与小制作紧密结合,让自己心中的思维大树茁壮成长!你瞧,学习完《石头和泥土》单元后,同学们根据学习到观察知识和方法,选择合适的石头及黏土,创意制作。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石头、黏土的性质。
孩子用慧眼积极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材料,并通过巧手制作更加深入感知其特点。
中年段:居家实验培耐心
中年段的同学们也不甘落后,利用课间时间,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实验,培养自己耐心细心。在学习《植物的一生》这单元时,三年级的同学们每日测量记录自己的植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不仅动手记录,有些同学还拍摄了视频进行介绍。四年级的同学们学习《养蚕》这单元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自己养蚕之旅。耐心记录从蚕卵到蚕的过程,每天清理蚕沙,将这位“好朋友“照顾得健健康康。
高年段:思维导图涨智慧
思维导图,一直是我校同学学习科学最重要的工具。融前概念、课堂笔记、课后拓展于一体,有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每节课同学们都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课程内容,提取课程重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巩固本课所学。
有些同学不满足于基本的思维导图,还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不仅增长智慧,还能带来美的享受,真是一举多得。
科学组的正确前行,还离不开校领导指明方向。陈桂虹副校长和蒋承忠副校长与科学组的教师们一起集中研讨,提出课程要与生活融合,让同学们宅家上课也能体会到科学的生动有趣。
谁无暴风劲雨时,
拨开云雾见月明。
祖国,加油!
策划:教育科研中心
图片:叶晓芳、邱芳
文字:魏荣
编辑:魏荣
审核: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