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绘本看一遍就扔这套书我看了6遍还意犹未尽
TUhjnbcbe - 2021/3/24 3:06:00
卡力孜然酊         http://m.39.net/pf/a_5229029.html
你好呀!我是做了7年编辑的怪阿姨,「扒拉童书」是我的童书专栏,在这里,好书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只要肯扒拉,总能遇到宝藏。星标★「猫头鹰森林」,给娃买书不迷路。写在前面一本好书的观看角度是多样而非单一的最近一周我都在整理家里的童书,把不同颜色的标签贴在不同类型的书上,以便快速分类、整理和查找,其中比较多的是文学、科普、艺术和哲学四类。《动物来信》系列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而当我读完这套书后,却恍惚有点不知道该把它划分到上述四类童书中的哪一类了。《动物来信》系列常立著王天宇绘耕雲文化出品毫无疑问《动物来信》是一套科普书,收录了48种生活在天上、地下、水中的动物和16种已经灭绝的动物,涉及到大量的生物学知识,但如果抛开科普内容不谈,这套书的人文色彩也不容忽略,64封信笺形式多样,或温情或不羁,或狡黠或幽默,每一封都让人意犹未尽,其中涉及到的文学彩蛋更是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与此同时书中的插画也称得上别具一格,将动物的形象描绘的得似幻似真,仿佛真的可以跨越时空与人对话。这还不算完,这套书还探讨了时间、死亡、生命与爱情,其中的哲学思考对于什么都好奇的孩子来说再合适不过。说这套书以一敌四并不夸张,它将文学、科普、艺术和哲学打通,每一个角度都经得起细品。

常常有读者表示绘本性价比太低,一本书没几个字,很快就看完了,我却不这么认为,下面以我读《来自空中动物的信笺》一书的过程为例,分享一种精读绘本的方法。如果你真的觉得手里的绘本读一遍就索然无味,可以用下面这种方法试试看。

01读装帧和附件,别错过细节和伏笔很多人拿到绘本翻开就看内页,这种急猴儿似的阅读习惯其实有些暴殄天物。学会看装帧和附件可以让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更能体会到一本书用心与否。原创绘本中,白色封面的设计并不多见,而《动物来信》采用了大面积的白,远看就是一个信封的模样,封面上的图画是邮票,上盖火漆,火漆之上印着“动物来信”,封面和封底有着收发的印章,细节用心。打开书看到“前言”两个字的时候,我有点懵。因为绘本很少会设前言,大多会以导读手册的形式来阐述作品思想或辅助理解,但读过之后我意识到,这套书的前言不可或缺。《动物来信》前言中出现的不是动物,而是一个名叫杜立特的人,他是一位自称博士的医生,带着许多动物写给各种人和其他动物的信敲开了作者家的大门。杜立特是谁?他和动物来信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杜立特是欧美地区非常知名的一个儿童文学形象,他的“特异功能”是通晓动物的语言。美国作家休·洛夫廷在一战期间以写信的形式创作了杜立特系列作品。医生、写信、能和动物对话,这三个隐于书后的元素奠定了这套书的文学和逻辑基础,也让昔日读过杜立特的人感到了亲切。原来因为本书的作者少时曾给杜立特写信(给书中人物写信这种事,我也做过),所以杜立特也就带着回信来了,同时还委托作者将已经翻译成英文的动物信件转为汉语,让更多人听到动物的心声。这个设定让整个内容变得合情合理了起来,不然当小家伙们问你“动物说的话是怎么变成汉语的”,我们可就要为解释不出而挠头了。如果只能梗着脖子回答“这本书里的动物就是会说汉语,作者就是这么安排的”,那真是大写的无趣了。这本书的装帧和附件,将整本书的出现和内容铺垫得合情合理,用孩子可以接受的逻辑引入正题,如果直接看正文,这些细节和伏笔就通通错过了。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02读设计和插画,感受艺术的魅力前言之后,是设计成16枚动物邮票样式的目录,每一个动物都拥有一个对开页面的插图,紧接着是一封信和杜立特博士对信件的说明。按照成人的思路,看绘本会先看字,因为我们太过追求效率和答案,总是急迫地想要获得明确的信息。但对于识字不多或不太识字的孩子来说,看图才是阅读的乐趣所在。所以打开一本绘本,先和孩子一样看图吧。看图的方式也有很多,一页一页的粗看,一点一点的细看。粗看看的是画面的感觉、角度的选取、构图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细看看的是纹理的走向、细节的处理、颜色的变化和传达的感情。书中的群像型插图如黑天鹅、大天蚕蛾、黎明闪蝶和火烈鸟,画面的代入感非常强,仿佛与动物们近在咫尺。全景型插图如黑胸虫森莺、孔雀和蝙蝠,动物们的形象传神灵动。特写型插图如鲸头鹳、游隼和天堂鸟,羽毛处的细节非常动人。第一遍读完的时候,书中的插画好像打开了时空的大门,邀请读者走进动物们所在的世界。看完图,我终于决定耐心去探索一下它们的故事。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03读动物来信,感受文字的力量这套书的文字集中在每个动物图像之后的两页,左边是信件,右边是杜立特博士的说明。16封信笺的第一封是黑天鹅写给荷兰探险家威廉·佛拉明的,读罢让我感到了“毛骨悚然”的气势,仿佛书写信笺的不是一只黑天鹅,而是无数只黑天鹅。这段咄咄逼人到足以让身为人类的我感到羞愧的信笺,化用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经典对白,我在看完后不自觉地朗读,而且在朗读中不自觉的愤怒,文字让读者被黑天鹅附体,用莎翁式的语言声讨人类的不堪。如果整本书都用这样一直的口吻探讨动物和人类之间的恩恩怨怨,看起来难免无聊,幸而书中还收录了动物和动物之间的恩怨,比如霸道无理的杜鹃和决不替贼人养孩子的喜鹊。每一封信都带有非常强烈的情感,读着读着就容易戏精上身。而且每一封信的文字风格都能和动物的习性或故事完美结合,我差一点就相信这些信真的是来自动物而不是作者了。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04结合图文,掌握科普知识杜立特博士的说明这部分内容,科普信息非常丰富,不仅有动物习性、存在时间,还交织着人类的历史。年的澳大利亚(黑天鹅被发现),年的维多利亚号(天堂鸟皮毛被进献),年的萨拉热窝(狡猾的乌鸦),年的弗吉尼亚州(黑胸虫森莺在吟唱)……这些历史事件和动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看得过程中不断感觉到情感的涌动,因为信息太过多样,我在看的过程中做了一张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加深印象。这部分科普信息与动物来信的内容相辅相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件的背景。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05看书不都是为了得到答案,也可以留下疑问

看儿童图画书最败兴的莫过于到了最后,作者悠悠地留下一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始终希望儿童对文本的认知理解不要单一和绝对化。

哲学并非是高大而无法被普通人理解的东西,包括孩子也一样可以从文本中得到哲学启迪。在这本书中,关于死亡就有几种完全不同的讨论角度。避免了一种全知又绝对的家长感,而是把思考和讨论的权利给了孩子。

爱和死是一回事,我们从一出生起,就奔着爱或死而去。——蜉蝣为美而死,你们说这是诗歌,我们说这是残忍。——天堂鸟事实上,死亡不仅仅是剥夺,也是上天的礼物。死亡使这个世界更干净。——乌鸦——《来自天空动物的信笺》让孩子们通过动物的死亡认知生命的价值所在,何尝不是谈论哲学的一种入口。读到文字的美好,读到知识的多样,这都不是阅读的重点,读到作者想说却没说的东西,并拥有我们自己的理解,产生我们的疑问,这才是阅读的快乐。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06把一本书读薄,再读厚看上去这一本书已经读了5遍,应该没有遗漏了吧,然而却并非如此。在上面的5遍阅读中,我们做的是一件事,把书读薄。让书中的信息尽数进入我们的头脑,触发我们的感情,而这本书本身的价值在不断被压缩。可是在这之后,我们还可以把这本书读厚,让更多的信息和感情附着在上面。读过黑天鹅写给佛莱明的信,你难道不好奇莎翁的原著是如何书写的吗?读到乌鸦那句“死亡使这个世界更干净”你会不会想到《红楼梦》里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看到天堂鸟写给泰坦尼克号乘客露丝的来信,你有没有想要重温《泰坦尼克》的想法。在雌孔雀向雄孔雀示爱的信笺里,你有没有对理查德·普鲁姆所著的《美的进化》产生好奇呢?在阅读的第六遍,我们可以找到一本书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的联系,去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而这只是这套书中的一本而已,还有其他三本等待我们去阅读和发现。点击即可购买《动物来信》写在后面别把书想得太好,但也别太糟阅读确实算不上很大的一件事,正因为它太小了,常常让人以为读了就是一切,只知道用眼睛读,却忘了用脑子读,用心读。把这套书看完后,我想了很久要怎么去向大家介绍这样一套书。这一两年我读到不少国内的原创绘本,最大的问题恰恰不是艺术水平不够,而是文本不够好,当我读完这套书的第一本的时候就震惊了。它的文本太有力量了,太充沛了,让人读得寒毛直竖。而且这本书里的内容非常的新,包括北白犀苏丹的故事,包括蝙蝠与新冠病毒,包括去年刚刚灭绝的白鲟。读到那些很久前就消失的动物,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一句,和我没关系,但是读到和我们处在同一时空的动物消失,那种切肤之痛非常地明显。这本书在读者心里植入的,不只是文学和艺术的美,科普知识和哲学理念的多样,也包括对动物和环保的思考。正如说的介绍里所写:所有动物的来信,需要我们人类的回答。所有动物的故事,就是我们人类的故事。那些看这套书长大的小孩,若干年后还会收到杜立特翻译的动物来信吗,它们会怎么写?恐怕只有我们的下一代才知道了。—完—《动物来信》系列常立著王天宇绘耕雲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一封来自动物的信笺,你的感受将会如何?你将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回复这封信笺?

“动物来信”系列之中,你会读到64种动物的内心独白,它们的来信有对时光的感慨,有对自己遭遇的不解,有对人类行为的愤然表达……而杜立特博士这个人物,总能以恰如其分的口吻给予动物来信最为精到的分析和解读——或历史来由的维度,或情感抚慰的基点,或通识普及的脉络。所有动物的来信,需要我们人类的回答。所有动物的故事,就是我们人类的故事。

作者简介

常立,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现居浙江金华。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研究生导师,阿西剧社指导老师。曾出版绘本《变来变去的小爬虫》《魔术师的苹果》,童话集《从前,有一个点》《没有名字的童话》,翻译绘本《一条聪明的鱼》《想象有一天》等。

王天宇,新生代艺术插画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具有丰富的图文理解能力,尤其擅长绘本故事的创作,现居上海,任教于HAOWAN艺术工作室。

本文作者

森林里的怪阿姨,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7年出版传媒工作经验。

为孩子,为父母,寻觅好书。

森林里的怪阿姨

1
查看完整版本: 绘本看一遍就扔这套书我看了6遍还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