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彩茧蚕
家蚕是人类几千年驯化的产物,它们无法在野外单独生存,不属于野生动物范畴,同时家蚕也是科普教学最完美的素材之一,深受孩子们喜爱。
茶斑是家蚕附加斑纹的一种,又称褐圆斑,基因符号“L”。在幼虫背部有多对大型黄褐色斑纹,不同系统的褐圆斑所在体节位置有差异。在姬蚕(就是那种纯白色的蚕)表达的前提下,茶斑斑纹颜色较淡。笔者认为褐圆斑的缺失与L基因是否纯合相关。本文所记录的茶斑是一类杂交茶斑,属F2代,最早的亲本之一是笔者多年选育的“黑斑白茶”,如下图所示。白茶斑
接下来是正文,此时的蚕卵陆续点青。
12月18日-点青卵点青和转青的区别在于,点青卵的一端有个小黑点,那是幼虫的头部,而转青卵整体都转为深色,预示幼虫即将孵化。12月19日-转青卵刚孵化的幼虫像没有腿的蚂蚁,又叫做蚁蚕,小不丢丢没什么美感。12月20日-1龄蚕(蚁蚕)
非滞育卵孵化持续了2天时间,笔者使用手机放大镜来看清部分细节,已经可以依稀看出背部的斑纹特征了。12月22日-1龄蚕
北方室内有暖气,温度较高生长较快,身体颜色变浅,这种状态叫做“梳毛”。此时部分幼虫已经开始1眠。幼虫在蜕皮的时候不吃也不动,这种状态像睡着了一样,因此被称为“入眠”。12月23日-1眠
2龄阶段幼虫的头部仍然是褐色的,圆鼓鼓的像小时候玩耍的玻璃球。12月24日-2龄蚕
仔细观察这两条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的背部斑纹不同,上面那条这张图里有好多幼虫不具有茶斑斑纹。由于这些是杂交茶斑品种,会出现与亲本不同性状的个体,斑纹开始变得浓淡不一,表现出斑纹多变的特征。随着幼虫的生长,我们慢慢挑选出斑纹完整的个体。12月25日-2龄蚕
至此,部分幼虫开始了2眠。
12月26日-2眠
3龄眠起蚕的斑纹逐渐明显,纯合体的茶斑会更加明显。因为刚刚眠起,这些蚕的头壳还未完全着色。12月27日-3龄蚕眠起
相比1龄蚕、2龄蚕,此时3龄蚕的头部颜色开始变浅。12月28日-3龄蚕
家蚕一般有4眠,5个龄期,刚孵化的蚁蚕就是1龄蚕,其中1-3龄蚕又称稚蚕(小蚕),4-5龄蚕称为壮蚕(大蚕),图中这些蚕仍属于稚蚕。12月29日-3龄蚕
有些发育快的幼虫已经4龄了,头部颜色明显变浅。刚蜕皮的时候,由于皮肤是紧皱在一起的,斑纹颜色最深。图中这条幼虫已经蜕皮完成,但仍然静止不动,等待几丁质逐渐硬化,它便开始觅食,此时的状态又叫做“眠起”。12月30日-4龄蚕眠起
叶子是年11月底囤起来的,现在看起来已经发黄老化了,没办法,你们想活命就得凑合吃吧。12月31日-4龄蚕
4龄蚕的食量开始增大,经过一晚,叶子被它们啃食只剩下叶柄。文章伊始我们提到,这些茶斑是杂交后代,在4龄的时候,花色有着较大差异,接近末龄个体的形态。大家还记得刚孵化的小蚁蚕吗,是不是变化巨大?如果大家在闲鱼上看到有店铺使用了下图,可能是未经授权的盗图。1月1日-4龄蚕跨年了。有些朋友觉得这些幼虫看起来比较可怕,其实不然,茶斑只是家蚕的一种斑纹性状而已,带有这种斑纹的蚕的习性和大家熟知的白蚕是基本一样的,又笨又胖,吃着桑叶吐着丝,成虫飞不动。1月2日-4龄蚕
又开始入眠啦,这将是幼虫最后一次蜕皮。幼虫蜕皮的时候,表皮紧绷,看起来具有光泽。1月3日-4眠
部分大眠眠起个体的花纹已经非常艳丽了,一生中最华丽的时刻。1月4日-5龄蚕
刚眠起的幼虫食桑较少,一两天后进入暴食状态,身体渐渐变得臃肿。1月5日-5龄蚕
1月6日清晨,笔者出差了(不是湖北地区),拍完照片就把它们装进了书包。1月6日-5龄蚕
这是当天在酒店里拍的图。酒店没有预留冰箱,笔者将袋装的桑叶放在了窗户崖上,以此来保鲜。1月7日-5龄蚕
五龄是幼虫生长最漫长的阶段,身体圆鼓鼓的,幼虫排除的粪便越来越软,越来越绿,这说明消化器官在逐渐退化——这是要营茧的前兆。1月8日-5龄蚕
终于,第一条幼虫开始口吐浮丝了,身体臃肿,体重有所缩水,看起来焦躁不安,这就是“熟蚕”。此时开始,幼虫几乎就不再进食了,直到将来化蛹、羽化、交配、产卵都不再进食了。我们要给熟蚕提供营茧的场所。这个场所很简单,找一个纸箱,向其中扔几团废纸,然后把熟蚕放进去,把盒子盖住,这样一来,熟蚕就会“安分”地在其中营茧了。1月5日-熟蚕
当天笔者出差回家,打开纸箱,把最初的几个蚕茧取出,放平,等待化蛹。接下来,让我们静等几天……1月11日-蚕茧
为了加速蚕蛹羽化,笔者将蚕茧剪开,将蚕蛹取出。这样一来,蚕蛹接受了足够的氧气,羽化时间会提前,但因为蚕蛹失去蚕茧的保护,水分蒸发加速,会造成羽化成虫寿命有所缩短。笔者剪开的时机有点早,有几条蚕还是预蛹的状态,将它们放在软纸上面,一般都可以顺利化蛹。1月14日-预蛹和化蛹
过了整整一周,现在可以看到蚕蛹的眼部已经着色,这说明它们会在未来几天内陆续羽化。1月21日-蚕蛹(眼部着色)
终于,经过大约10天的等待,蚕蛾羽化了。最先羽化的往往是雄蚕蛾,随后才是雌蚕蛾,有一种比较科学的说法是,如果雌蚕蛾较雄蚕蛾提前羽化,可能未交配而产下未受精卵,这样一来,它们就“灭绝了”。因此,一般雄蚕蛾羽化比较快。仔细看图中的蚕蛹,触角部位也已着色,这是即将羽化的特征。1月22日-羽化
说时迟,这不雌蚕蛾也出来了,它们很快就成双成对缠绵一起。在光亮处进行交配,傍晚将它们分离,在黑暗中雌蚕蛾产卵。1月22日-蚕蛾交配
过了一天,雌蚕蛾第一次产卵结束了,之后它们就很少产卵了。
1月23日-蚕蛾产卵
欲求不满的雄蚕蛾,有些个体的翅膀都扑腾碎了。交配后的雄蚕蛾会很快疯癫地死去,雌蚕蛾则会很快产卵,在产卵后依然安静,直到那一天的到来……
年春节,冠状病毒席卷大江南北,笔者被困在父母家里许多天不能离开。等到见面时,蚕蛾们已经结束了短暂一生,将它们埋在花盆里,这是笔者能想到的最好归宿。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结束,形成的卵涡意味着蚕宝宝会在10天左右破壳而出……又一次生命的轮回!天哪,这次笔者没有足够的桑叶了~以上就是茶斑蚕圆满的一生了,想必大家会有很多问题想问,笔者就挑选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回答下吧:
1、冬季也可以养蚕?只要有桑叶,控制好20℃以上的温度,就可以在冬季养蚕了。当然,笔者建议大家等到春天再养蚕,不推荐反季饲养。2、没有桑叶怎么办?没有桑叶就不要养蚕,而像是莴苣、蒲公英等植物的叶子只能用来应急,不能长期喂蚕,否则会在结茧前死亡。3、哪里有桑叶?养蚕季到某宝上购买,便宜且优质的叶子一般不超10元/斤/包邮。可以多买几斤桑叶,装袋密封,放在5℃冰箱里保存,优质的成熟的叶子可以保存月余。4、哪里可以弄到蚕卵?春天到某宝一搜,会有很多店铺出售蚕卵。笔者推荐购买解除滞育的蚕卵和成熟的桑叶,不推荐购买活体蚕和嫩桑叶,因为活体蚕经过几天快递密封环境,在后期容易得病,而嫩桑叶无法长期保存,容易腐烂。5、养蚕有什么注意事项?简单来讲,小蚕注意保湿,每日清理蚕座,盒内不要出现水汽,保持桑叶水分;大蚕敞开饲养,不要闷养,温度尽量低于25℃,饲喂和清理要及时;小区、绿化带摘的桑叶要用少量蚕试吃,避免群体中毒,蚕农桑园里的桑叶一般是安全的;遇到疑似病蚕都要尽快淘汰,不要隔离。6、蚕结茧怎么办?找个纸箱,团几张纸丢进去,再把蚕放进去结茧就行了。结茧开始的5天后可以尝试剪开蚕茧,可以促使蚕蛹提前羽化。7、蚕产下的卵怎么保存?一般来说,滞育卵产下以后半个月,放入5℃冰箱保存-天,取出即可孵化。滞育卵在20多度的常温下存放是几乎不能孵化的。8、什么是滞育卵和非滞育卵?因家蚕品种不同,滞育卵是短期内不能孵化的蚕卵,而非滞育卵是产下后10天左右就会孵化的蚕卵。以蚕会友,广交天下朋友,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