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g)是卵黄蛋白的前体,为卵生动物胚胎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作为卵内重要的营养蛋白,物种之间的Vg在蛋白结构及蛋白修饰上有高度的保守性,一般包括VitN,DUF,vWD结构域及丝氨酸修饰区等。
在卵黄发育期,在激素的诱导下,雌性成年个体内的Vg在脊椎动物的肝脏或昆虫脂肪体中大量表达,经过修饰及蛋白酶剪切后,形成Vg聚合体,分泌到血淋巴中并运输至卵巢,由卵巢上的Vg受体识别,通过内吞作用入卵,并在卵内进一步加工成为成熟的卵黄蛋白。除经典的营养运输外,Vg在入卵过程中发挥多重非营养功能。
Vg与病毒的结构蛋白互作,可将病毒携带入卵实现其垂直传播过程;血淋巴中的Vg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识别,介导昆虫对微生物的免疫清除;Vg在非雌性个体中的表达对虫媒病毒的水平传播及社会型昆虫的行为调节发挥功能。
本专刊中,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莉莉团队综述了Vg的表达、修饰、运输及其在非营养功能方向的主要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Vg的功能研究提供指导。
通讯作者简介张莉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青年研究组长。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微生物所,-年于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细菌基因调控,细菌-植物互作,细菌-传播介体-动物互作,病毒-介体昆虫-植物互作方向均有深入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立以来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介体昆虫-植物-微生物组多界面生物互作机理。
全文已发表在《生物技术通报》年第2期
欢迎大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