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辛苦一季,蚕茧如何卖个好价格
TUhjnbcbe - 2020/11/14 15:55:00
白殿怎么治 http://m.39.net/pf/a_5123393.html

前几天,小编后台收到这样的留言,为什么同样养蚕,人家的价格那么高,我的蚕茧卖不出个好价格?

蚕农在辛苦了一季准备出售蚕茧时,发现蚕茧收购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茧站一般会按质论价。蚕茧个头大、蚕丝洁白度高、正常化蛹,且品质较好的蚕茧,价格往往较高,至少可以卖20元/斤;普通收购的蚕茧只有18元/斤;而一些毛脚茧、柴印茧、黄斑茧等,收购价会更低,可能还没什么茧站愿意收。一张蚕种收益就相差几百元,如果家里养了10张蚕种,意味着收益相差几千元,当然这肯定不是蚕农希望看到的结果。

有的蚕农在养蚕5龄后期,由于管理不当,或受天气因素影响,导致多种蚕病爆发,即使蚕依然上蔟作茧,但蚕茧的品质明显较差,黄斑茧、印烂茧、薄皮茧等现象较为突出,蚕茧的价格往往偏低。

上图为5龄蚕因气候突变导致蚕病发生小编围绕如何提高蚕茧质量简单汇总了以下几点,希望能有所帮助。1、选择优良蚕品种。家蚕对周围生长环境很敏感,如果自身抗病能力偏弱,后期蚕病发生的概率比较大,特别是5龄期遇到特殊天气时,易发生蚕病。首先要通过正规渠道订购蚕种。订种时,最好和周边农户一起订购,或到专业代理点预订,安全系数高一些。如果自己找经纪人或直接和企业订购,要有正规凭证,对低价、无证、无资质、无合格标签等蚕种,要警惕质量问题,切勿贪小失大。其次要选择地域跨纬度相差不大的蚕种生产企业,避免出现蚕品种饲养因跨区域不适应而爆发蚕病的可能性。第三,根据需要选择抗BmNPV的家蚕抗性品种。对于蚕农来说,最担心害怕的就是5龄蚕期出现一些蚕病,真到这时发病了,前面的全部辛苦可能白费,有时甚至连蚕种的费用都没挣到。很多时候,5龄后期有少量病蚕时,上蔟后的1-2天,容易出现大面积发病症状,甚至直接不吐丝,有的虽然吐丝,但后期无法正常化蛹,形成死茧,不健康的蚕,吐丝作茧后蚕茧的洁白度会比正常的蚕茧低不少,颜色泛黄或者泛红。例如,5龄蚕后期少量发生脓病的,往往上蔟时才会大面积出现,部分蚕茧不仅蚕丝量较少,还会有难闻的气味,如果正常的蚕茧混合在一起,挤压后就容易有较为明显的斑印,这类蚕茧价格不及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较为严重的还可能无人收购。正确看待品种优势,尽量选择适宜品种。2、选择合适的蔟具。很多蚕农为了降低成本,仍保持原有的蔟具使用,导致蚕茧品质已远远赶不上现代化养蚕结茧的品种,异常蚕茧时有发生。随着规模化养蚕越来越多,方格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用这样的蔟具,这也是多年来不断探索的成果。因此,根据饲养规模,提倡尽量使用方格蔟。尤其是设施蚕房养蚕和省力化养蚕规模大户,在提高饲养效率和改进饲养模式上更要首先想到对上蔟设施装备的改善和提高。放置蔟具时不同蚕农做法不同,有的在熟蚕数量达到要求后,直接放置蔟具,然后等着采摘蚕茧;而有的则在90%以上的蚕吐丝作茧了,将蔟具悬挂在室外8-10小时,发现有熟蚕掉落时,会另行安排上蔟。两种不同的操作方式,蚕茧的品质也有较大差别。第一种情况很多人会这么做,实际上这样的操作不仅影响蚕茧的洁白度,还容易诱发一些蚕病,主要是因为蚕沙遇到温湿度异常时,容易滋生病菌,特别是放置蔟具后,蚕座、蔟具之间的间隙明显变小,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而且蚕茧与蚕沙靠得太近,容易出现柴印茧,同样会使得蚕茧的洁白度下降。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比较好的方式是进行预上蔟,在大部分蚕进入吐丝作茧状态时,直接将蚕沙清理干净,这样蚕茧的整洁度会明显提升,当然后期也就不会有黄斑茧。另外,提倡使用方格蔟。左图为方格蔟自动上蔟现场、右图为方格蔟室外悬挂3、降低不良蚕茧率。当双宫茧、柴印茧较多时,缫丝容易断不利于解舒,若提高解舒率,就要降低不良蚕茧率。首先适时上蔟。5龄后期做好上蔟安排,蚕座有5%左右的熟蚕时,可以考虑使用蜕皮激素,一般1张蚕种对应使用1支,具体操作需严格按照要求来。上蔟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熟蚕过熟容易提前吐丝,蚕茧品质也会下降。其次控制上蔟密度。养蚕密度和上蔟密度均有对应要求,上蔟密度过大,双宫茧概率较高,密度偏低又浪费了蔟具空间。如若使用方格蔟,熟蚕数与孔数比例在95%左右,不宜超过整张方格蔟孔数。

如果上蔟时没把握上蔟时机,未熟蚕数量偏多,蜕皮激素也未按要求足量使用,会使得未熟蚕不能及时转熟,未熟蚕吃了含有蜕皮激素的桑叶,一旦超过4小时还没有变成熟蚕,那么熟蚕吐丝作茧时,未熟蚕继续排出蚕尿、蚕粪,而蚕尿是呈碱性的,滴在其他蚕茧上时,容易出现黄斑茧,在黄斑处蚕丝容易切断,缫丝难度加大,有的直接无法缫丝。熟蚕上蔟的整齐度,实际上不仅影响蚕茧的洁白度,而且还会影响蚕茧的产量,如果不能将未熟蚕和熟蚕完全区分开时,上蔟时的工作量就会比较大,这也是实际操作时需要重点注意的。一般情况下,上蔟时蚕座中熟蚕的数量不宜超过10%,当然也不能少于5%,熟蚕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上蔟效率。根据饲养规模,做到适时上蔟。

4、做好蔟中保护,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温湿度。蔟中保护是否落实到位,关系着蚕茧品质能否提升。首先控制好蔟中蚕房内温湿度。熟蚕吐丝作茧时,蚕房内的温度不宜超过25℃,也不能低于22℃,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其次在遇到异常天气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比如梅雨、高温高湿、台风等异常天气,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例如高温高湿天气要注意加大通风量,辅助降温;温度突降时,要注意排湿保温。第三要保持熟蚕作茧环境相对安静。若中间受外界干扰,可能会导致吐丝异常,为了让蚕顺利吐丝,整个上蔟期间不能有明显的噪声,人员要轻声细语。蚕茧看起来白不白,很大的因素就看5龄蚕后期有没有出现蚕病,一般来说,只要上蔟时熟蚕没有蚕病的症状,蔟具消毒较为妥当,各项操作也很规范,那么蚕茧的品质往往会较好,很少会出现不良茧。如果在5龄蚕后期出现了脓病、细菌病、软化病等,那么部分蚕不会上蔟作茧,有的即使上蔟了,也容易形成“血茧”,这类蚕茧一旦受到挤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洁白度,而且还容易将其他蚕茧染色,有时还会发出恶臭味,因此,养殖户要避免家蚕带病上蔟。在预防蚕病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对1-3龄阶段打好基础,4-5龄阶段做好良桑饱食,适当添加抗生素类蚕药,增强蚕体体质,这样蚕茧的个头和外观会有明显的提升,当然蚕茧的价格也会较好。

以下是题外话

小编认识一位朴实勤劳的养蚕阿姨,她的儿子媳妇都很优秀,她完全可以不以养蚕收入为生,但她依然舍不开对栽桑养蚕的感情,每年还是要在老家养两季蚕。据她讲,她自家桑园不到2亩,春季养了3张半蚕种,桑园管理,小蚕饲养都是她一个人,只有大蚕期才请来老母亲帮帮忙,蚕茧质量很好,几乎没有损失,春蚕收入多元。而且在气候突变,邻居家因病蚕而抛蚕的情况下,秋季她家几乎没有影响,也有五六千块的收入。我想说的是,养蚕规模每家每户有所不同,但是养蚕这件事还是要靠人为的精心饲育。

集群化、设施化、规模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促使蚕桑事业每年都在迈向新的台阶,但是随之而来的大家对养蚕最初的认识也似乎有所动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的确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在面对机械、自动、智能时,科学养蚕是否与时俱进,规模设施和技术标准是否切实可行,防病措施和防治模式是否创新有效,都值得蚕桑人深入思考。无论生产方式如何进步,饲育优质蚕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初衷是不会变化的。养蚕人也要提高栽桑养蚕技能水平,尽可能将各环节处理好,通过科学的管理,提高蚕茧的品质,这样才有希望增产又增收。

声明:本篇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资料来源于调研和网络,如若不妥请联系删除,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谢谢!

本文编辑:江苏养蚕人

转发请注明出处,感谢您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辛苦一季,蚕茧如何卖个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