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带您去个地方听一种幸福满足的声音永福
TUhjnbcbe - 2023/9/12 21:15:00
真皮型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185404.html

我的老公说,他的老家永福到处充满着幸福的声音——水沟里的贝壳“咔”一声咬住细木棍的声音,水田埂上黄鳝“嗖”一声滑出淤泥的声音,捧一口老家井水“咕”的声音……老家永福,村如其名,就是一个让人永远幸福的地方!

在所有的幸福之音中,他最怀念的是随夏天而至的“鲸吞蚕食”之音。时间将对老家的眷恋累积成一只海螺,把海螺壳扣在耳朵上,老家的声音似乎会穿过海螺弯曲的脉络和颅内血液里流动的声响交汇。

东桑西移后,永福是施甸县种桑养蚕第一村,种桑养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代,而大面积的发展种桑养殖起于新千年伊始。每年的3月到10月是永福人的种桑养蚕季,梦里梦外都响彻着一阵阵“鲸吞蚕食”的“沙沙”声。“拔茶种桑何苦口”,并不能阻挡永福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心。一家人,倾力而为,守候的是吐丝成茧,化茧成蝶的生命轮回,更是一个家庭苦尽甘来的期盼。

这样的守候与期盼虽苦犹甜。养蚕人视桑叶如宝。农闲时分,人们修剪好桑树枝以待来年春天生发出更茂盛的桑条,长出更加肥嫩的桑叶。春夏交替之时,桑叶渐密,养蚕季将至。蚕房里,一团团黝黑的蚕蚁卷缩在蚕架之上,它们将在这里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周期。蚕蚁变白蜕皮,胃口变得越来越大。采摘桑叶成了头等大事,人们冒着火辣的日头摘下一张张桑叶,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要急忙将桑叶保护好,避免蚕宝宝吃了淋湿的桑叶拉肚子,养蚕前功尽弃。暴雨过后,雨水蒸腾散发,太阳更加猛烈,人们又要扎进桑树田里。如果桑树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大马篮的桑叶像排队似地分布在手推车上,父亲拉车,母亲和孩子跟在后面推,一家人步履维艰地前行在乡村的道路上。汗水一颗颗滚落在泥土地上,多少次想停下来松一口气,但是前方父亲佝偻的身躯像一座匍匐的大山,带来了一股坚毅的力量;手推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大人们只好肩挑着一担又一担的桑叶一闪一闪地穿过阡陌交错的田埂,孩子们背着沉重的背篓一颠一颠地跟在大人的身后。

嗷嗷待哺的蚕宝宝们不断蚕食着绿色天然的新鲜桑叶。它们的个头越来愈大,居住空间从第一层扩展到了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大人们负责喂食身居高处的蚕宝宝,孩子就负责喂食低处的蚕宝宝。喂蚕讲究技巧,铺桑叶的力度、桑叶覆盖的厚度都要拿捏到位,既要满足蚕宝宝的食量又给它们留有呼吸的缝隙。一天下来,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大人们还要清除蚕宝宝的蚕沙。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劳作中彰显,一张密布着孔的网,蚕顺孔而爬,蚕沙漏到了网下,二人提起网来,就将蚕和蚕沙有效地分离。

月山柳梢,孩子们沉重的呼吸淹没在夜色里,劳作了一天的孩子们进入了梦乡。半夜醒来,蚕房灯火通明,母亲的身影晃动着,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喂蚕。整齐的沙沙声传来,“鲸吞蚕食”之音萦绕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蚕宝宝“蚕食”之后就大腹便便地躺着等待上架。一条条麦秸编制的草龙围绕簸箕,身体透明成熟的蚕昂着头,挺着胸在草龙上吐出了洁白的蚕丝。蚕丝吐尽缠绕成一颗颗椭圆形的蚕茧,雪白的蚕茧掂在手心质轻而韧。眼看着大人们把两大口袋的蚕茧跨上自行车的后座,全家人心里美滋滋的。从永福村到五七干校10余里的距离,是孩子们最幸福的等待。父亲缴蚕茧换了钱就会顺道进入由旺街,捎上一袋过年才舍得吃上的水果糖,或是给孩子们添些新衣裤,苦尽甘来后的幸福是养蚕人最大的满足!

但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养蚕人自己是舍不得盖上一床蚕丝被的。“等日子好了,我也给自己弹上一床蚕丝被”这种母亲式的空头承诺,兑现起来遥遥无期。可是儿女结婚的时候,母亲却总是挑选最上乘的春蚕茧,而且是双宫蚕茧,亲手扯出色白丝长的蚕丝来。松软的蚕丝,被均匀地铺开,一层又一层,铺就了一床雪白柔软的蚕丝被,然后用软软的棉布套把蚕丝包起来,用针线定型。一床蚕丝被是养蚕的母亲送给儿女最好的结婚礼物,是来自母亲最深远质朴的祝福。

蚕,奋力蚕食,历经脱皮的阵痛,吐丝产卵,一生都在承受和付出。这一刻,我仿佛跌进了一张巨大的生命轮回的网中,在那里,我看见有两支脚,蚕是支点,而人在旋转,他们正在画着一个又一个的圆圈。剥开一层又一层的圆,我发现人和蚕本是同生共长,他们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画出的正是幸福的圆圈。只见圆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突然,暴雨骤降,不知有多少养蚕人在屋檐下等着雨过天晴,采摘桑叶喂蚕除沙……我听到了从那只时间累积的海螺里传来的“蚕食”声音,幸福的声音带我去向一个永远幸福的地方。

罗春莉撰文网络配图

1
查看完整版本: 带您去个地方听一种幸福满足的声音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