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陕西汉阴蚕宝宝织就致富梦陕西法制网
TUhjnbcbe - 2023/9/7 22:2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权威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m/

又到了春茧收获的季节,在汉阴县涧池镇的蚕茧收购站,

养蚕户正在排队为蚕茧过称,看着白花花的蚕茧变成鲜红的钞票,养蚕户的心里乐开了花。

养殖周期短、回报收益高,长久以来,养蚕一直都是农村群众增收的重要方式。汉阴县涧池镇养蚕历史悠久,在该镇的五坪、王家河等村,还保留着成规模的老桑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养蚕方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市场经济现代化、规模化的需求,许多年轻一代的“养蚕人”选择放弃祖业外出务工。

“蚕桑其实是个好产业,关键要跟上时代,产业做成功了,能带动农村群众持续增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涧池镇副镇长方靖说。为重振涧池蚕桑产业,近年来,该镇积极规划产业布局,大力推行科学养蚕技术,推动蚕桑产业上规模、上质量,先后在五坪、王家河等村新栽和改造桑园余亩。今年,该镇养蚕形势大好,春季两批次共计发放蚕种张,群众养蚕积极性很高。

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山头,五坪村村民文尚佑的家门口已经挤满了人,他们是来这等待分发蚕苗的养蚕户,不到一个小时,几十栏蚕苗已全部分发完毕。

“五坪村养蚕采取的是小蚕共育的方式,就是由本村养蚕能手统一将蚕种培育成三龄大的蚕苗,然后再分发给养蚕户养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蚕苗在三龄前会经历三次蜕皮和两次睡眠,对养殖技术要求高,交给养殖能手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说这话的人是五坪村蚕桑产业的“老专家”郭昌和,今年年初他刚从五坪村支部书记的职位上退下来,退休后他依然没有闲着,桑园里、蚕架旁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最近是向养蚕户交蚕苗的日子,郭昌和也忙碌了起来,带上蚕药,跨上摩托,他要去村里的4个小蚕共育点看看。“以前农村养蚕都是农户自己将蚕从小养到大,费时费力还有风险,推行小蚕共育,将小蚕交给村里的‘老把式’养,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提高生产效率。”据郭昌和介绍,除了4个小蚕共育点,五坪村还有户农户参与养蚕,其中能人大户就有32个,前两批春蚕五坪村已经发放蚕种张。

夏德巧是五坪村的养蚕户,今年第一期,她和丈夫一起养了37张小蚕和3张大蚕,看着蚕簇里的“银元宝”,夏德巧算起了收入账。“今年蚕价好,每期养40张左右的小蚕,差不多收入元,养大蚕每张可以收入元,我和丈夫两个人干一年能有5万元收入。”

养蚕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新养蚕技术的推广则成了蚕桑产业的“催化剂”。在涧池镇蚕桑主产区,相继建成了标准化蚕室,通过采用现代化生产设备,实现了蚕桑产业现代化、规模化。

在王家河村佳合蚕桑合作社,负责人黎其运正在调试小蚕共育室的恒温恒湿设备,在一块液晶显示屏上,清楚的显示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蚕在各个阶段的适宜温度是不一样的,一龄的最佳室温是28度,到二龄就变为了26度,以前农户单独养殖,白天晚上都得看着,有了这套设备就方便多了,温度和湿度可以根据设定值自动调节,不用再安排工作人员日夜监护,养蚕量也提高了好几倍。”黎其运话音刚落,几道白色水汽从墙壁上的通气管道喷出。“看,这就是正在给室内保湿。”

小蚕共育室的旁边便是标准化蚕室,平方米的蚕室内陈放着数十个省力化蚕台,这些蚕台是五坪村老支书郭昌和根据多年养蚕经验自己发明的,年该项技术已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正被广泛推广。“和传统的蚕架相比,省力化蚕台操作简便、搬运方便、节省空间,减少了除渣程序,以前需要七八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3个人就能完成,节约了劳动力。”据黎其运介绍,合作社每期可以养近二十张蚕,最多时,每天将消耗近两千斤桑叶,一年下来可以创造15万元的收入。

“现在全市正在全面推行‘三联’工作机制,王家河村与五坪村也结成了联建对子,未来我们将聚焦蚕桑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加大产业科技投入和蚕丝被、蚕沙枕等副产业的开发,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谈到涧池蚕桑产业发展,黎其运心中充满信心。(涧池镇人民政府刘康)

编辑:赵佳欣

作者/来源:陕西法制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陕西汉阴蚕宝宝织就致富梦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