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尖酸刻薄的舆论中也有真问题t54eqk3x
TUhjnbcbe - 2020/6/17 11:37:00

尖酸刻薄的舆论中也有真问题


7月23日,媒体报道了两则可算是正面的新闻。一则是:央企的降本增效工作力度日益加大,各种强化管理、压减开支措施陆续出台实施,其中国电集团领导带头降薪30%。另一则是: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表示,针对极少数暴力阻碍执法的行为,有意在城管队伍中尝试建立应急分队,接受特警训练,并试点配备部分防暴装备。第一则新闻本来说的是央企领导身先士卒,自降身价为企业降低成本做出表率。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在民看来也有疑问。有人说,领导不要工资也不会影响生活;有人说,恐怕降薪之前先提薪了吧?即使是看到降薪效用的人,也会挖苦说,降薪就能扭亏吗?第二则新闻也是正面报道。在叙述城管接受特警训练之前,报道提到,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大半年来,坚持执法为民以人为本,至今还没有一次被人起诉至法院。而且,让城管接受特警训练是针对极少数暴力阻碍执法的行为,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城管执法能力,改善城市环境。可在民那里,提高城管执法能力的举措却是可笑和令人担忧的。有人调侃,中国城管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从民的上述反应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苛刻和偏见。但不容否认,民的苛刻和偏见中,包含被忽视但一直存在、被关注但一直未解决的一些真问题。就第一则新闻而言,民之所以苛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透明,由此造成对央企高管高薪的了解有限。因为信息不透明,民在看到降薪30%时,不知降薪之后是否依旧算得上高薪。而且,按常理,国企高管薪酬应该跟经营业绩相关,凭什么在经营业绩好时可以工资奖金大丰收,而在企业亏损时只要自降30%的工资就可以了?客观地说,如果央企主动公布薪酬制定的程序并接受社会监督,人们就不会对所谓的自降薪酬保持惯性的质疑。民对第二则新闻的反应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如何提高城管执法的人性化。鉴于城管的公众形象不佳,虽然东莞城管在先前的执法过程中未必有不端行为,但城管执法时当然不应最先考虑自己的装备和搏斗能力,而是如何文明执法,真正服务公众而不是与小贩为敌。苛刻的舆论也能成为镜子。有关方面面对苛刻的舆论,认真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比简单指责,更有利于缓解公众不满、改进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尖酸刻薄的舆论中也有真问题t54eqk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