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匠心曹妃甸时光恒久远ldquo工匠 [复制链接]

1#

阅读提示


  当下,“工匠精神”的唤醒成为引发中国上下广泛
  在渤海湾,有这样一片水草丰美之地。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匠人之心与生俱来,工匠精神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里,是曹妃甸。


  和大海命运相连、与湿地相伴而生的曹妃甸催生出无数属于这片土地的能工巧匠,承载着曹妃甸的“工匠精神”,穿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如今,这份匠人血脉依然在曹妃甸各行各业细微角落之中流淌、沉淀。

织网技艺代代相传

几乎每一位蚕沙口村民都会织网


  10月24日傍晚,曹妃甸蚕沙口村。村内的一条街道旁,一群妇女正在紧锣密鼓地织补渔网。一把塑料制成梭子,在她们手中穿梭自如,一架木制线纺摆放一旁。


  “我们现在补的这种网是捞皮皮虾用的,网眼比较小。”51岁的蚕沙口村村民朱秀敏说,现在,曹妃甸渔民常用的渔网大概有十多种,分别用来捕捞螃蟹、皮皮虾、海鱼、海虾以及贝类等海产。而像她手中拿的这样一条渔网,最多是可以捕捞到数十斤皮皮虾。


  对于一名技术熟练的曹妃甸渔民而言,一条新渔网的编织需要两到三天时间。“过去织网很慢,得从纺线做起,然后才能织网。”朱秀敏说,现在的渔网材料基本都是尼龙材质,免去了纺线的过程,但要想织成渔网,还是要靠手工。


  每天清晨,曹妃甸的渔民将渔网散入大海,到晚上再收回,收获渤海湾的无私馈赠。而每天收回的网,都要进行重新修补。补一条渔网大概需要半个小时,被虾蟹等硬壳海生物破坏的部分,将被纺车上缠绕的尼龙线修补一新。

补网、织网是曹妃甸渔民的每天日常


  “今天是我第一天学会补网,比他们慢多了。”一位杨姓村民在一旁打趣道,但在旁人看来,她的手法显示不出任何生疏。据当地人说,也许是常年与大海为伴带来的天赋,蚕沙口村的人们对于渔业技艺几乎都是无师自通。


  “每捞一次鱼就要补一次网,每天都要补网。”织网、补网,对曹妃甸的渔民来说,早已如一日三餐一般平常。而在这平常之中,他们又创造出了以“网”为基础的各式各样的捕捞工具:张网、风网、步网、排子网、挂子网、地笼网——网布的尺寸与网眼的大小变化结合,就成为了接受大海馈赠最适合的包裹。

简单的工具,巧妙的手艺


  “小网梭,哒哒响,渔家姑娘织渔网,心灵手巧穿梭快,夜织渔网借月光。”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谣,诉说了当地渔民织网技艺的纯属精湛,也是对曹妃甸“渔网文化”最精致的沉淀。

与“船”有关的匠心与生俱来


  在今天的渤海湾里活跃着大量木质渔船,借助这种成本低廉的航海工具,渔民不必花费过多代价就能深入大洋之中,寻找海洋深处的新鲜美味。

船,是曹妃甸渔民的立命之本


  曹妃甸域内的柳赞镇自古就是船舶转运避风码头。在这里,木船制造技艺源远流长,渔民出海的木船很多是由村里的木匠打造。“我们村渔民出海用的船,基本都是村里人自己做的。”一位蚕沙口村村民向凤凰河北介绍到,一艘小型木船,大概需要二三十人配合,一两个月的时间制造。

根据海上捕捞的需要,曹妃甸当地的木匠可以打造出具备各种功能的船只:张网船、牛船、燕飞船等等。“画图纸、做龙骨、贴船面,一步一步打造成能出海的船,这技术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说起造船技术,当地人异常自豪。

开船,修船,捕鱼——与船有关的技能,他们无所不通


  10月24日黄昏,天色渐暗,蚕沙口村的一个小码头里,一些渔民正在这里修理各自的船只。31岁的渔民“小杨子”是其中一员,他身上油斑点点,目光和身板却极显干练。


  “我从十六七岁就开始出海,已经十几年了。”小杨子说,他家世代捕鱼为生。在他的爷爷那一代,海上还满是帆船,从父亲那一代起,渔船开始靠机器驱动。此时,他手上操着工具,站在船中央修理发动机,脸上挂着几分从容。


  无论是开船、修船还是捕鱼,经常出海的曹妃甸渔民几乎是样样精通,堪称不折不扣的“三栖”渔民。“修船的本事是和父亲学的,靠海生活,你肯定得会修船。”在小杨子看来,懂得与船有关的所有事,是他脑中的天经地义——这种匠心,是曹妃甸渔民与生俱来的。


  眼下,曹妃甸人与船相关的天赋与技艺正在放出更多光彩:由当地人杨振春开设的造船厂已经可以打造吨以上级别巨轮,由这家船厂打造的各类船只,也正在曹妃甸的当代建设中贡献着越来越大的力量。


  无论是木船还是钢艇,不管是小舟或是巨轮,代代相传的造船技艺在曹妃甸跨越了历史与现代的局限,让这里一代代造船者的匠心永恒地闪耀于美丽的渤海湾之中。

编辑王育民

来源凤凰河北

曹妃甸报官微出品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