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近水走中国从禾兴之源到红色嘉兴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91.html

嘉兴古地名为拳,三国时,嘉兴属吴地。黄龙三年,拳地郊野现吉兆,凭空生出许多野稻来。吴帝孙权认为是天降祥瑞,就把拳改为禾兴,意为稻米兴盛之地。

赤乌五年,孙权立子和为太子,因“和”与“禾”同音,为避讳,将禾兴改为嘉兴。

嘉兴,被称为禾兴之源,是一个以稻米命名的城市。

嘉兴,从远古走到今天,历经年,年前,生活在这里的马家浜文化的先民过着富足的生活。这里气候温润,田野里有稻,河、湖、海里有鱼,他们把房子建在离开潮湿地面的树桩上,稍事劳作就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他们制造石器、烧制陶器,把审美意识凝固在劳动中。

在嘉兴博物馆,我见到了这些文物。

到了崧泽文化晚期,财富的分配造成了贫富的差距,随葬陶器品、玉礼器的出现,是礼制文化的启蒙。

他们烧制出精美的彩陶,如陶缸、塔形陶壶、鹰头陶壶等,特别是陶龟,形态憨厚,造型古朴,反映了那个时期的审美情趣。

特别是那件人首陶瓶,造型丰满高挑,面部表情丰富,表现出了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审美观。

随着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以稻米为主体的农耕文化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为良渚文化的繁荣和跨入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

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对玉的钟情与崇拜激发了制造和使用玉的热情,以玉制度为核心的礼制应运而生。

嘉兴博物馆一楼的那件玉镇,有三个乒乓球大,翠绿中透着白絮,美得像一湖春水映着蓝天白云。

良渚文化之后,太湖流域出现了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发展了两个古越人部族:句吴和於约,进而建立了两个国家:吴国和越国。

他们虽然同祖,但他们却视如水火,复杂的形式和争霸的野心,吴越在演绎文化史的时候更多的是战争史。

最后越灭吴,嘉兴归越。

楚灭越,嘉兴归楚。

秦统一天下,嘉兴自然归大秦。

嘉兴以稻米为主的农业,赶上了发展的大好时光。

五代时期,吴越国设秀州府,北宋时改嘉禾郡,南宋时再升郡为府,嘉兴下辖一府七县。

嘉兴为太湖洼地的滨海泽国,发展农业必发展水利,必须以排涝治水、土地屯垦为前提。在漫长的岁月中,修筑海塘以阻挡海潮侵袭,建立堰埭沟渠系统以疏排积水,是嘉兴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迫的主题。

在嘉兴修建了很多海塘,始建于多年的盐官海塘,绵亘百里,是中国古代建筑和科技文化遗产,与长城、古运河并称为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五代时用竹笼修建的捍海塘、以树枝、荆条等修建的柴塘、海宁海塘等等。乾隆皇帝三下江南督建海塘,并以《海塘的得失》为题进行科举考试,取得一等成绩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职。足见当时朝廷对修建海塘的重视。

大运河的开通打破了嘉兴长期偏于一隅的封闭状态,使嘉兴成为南北交通干线上的一个节点,便捷的水上交通使嘉兴优越的自然条件得以充分发挥,为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南北贸易的往来,使嘉兴的商业和手工业日趋兴盛。大运河成了嘉兴城市发展的推进器。

阻挡海潮、疏排涝积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肥美的土地。经过唐宋到明清的大规模开发,辽阔的沃野变成丰产的良田。随着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农具和技术,传统的“火耕水耨”被“精耕细作”的耕作的方式取代,这片嘉禾飘香的土地,一跃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粮食基地和朝廷漕运粮的主要供应地。一艘艘北上的漕船,载走了金黄的稻谷、雪白的大米,也带走了农民的辛勤和希望。

桑蚕文化是稻禾发展的产物,也是丝绸发展的源头,他与稻禾发展相互辉映。

将洼地挖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周围为地基,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种桑,桑用来喂蚕,蚕沙用来喂鱼,塘泥作为桑树的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不仅充分利用养鱼增加收入,同时消除内涝威胁,有利于水稻灌溉,适应了地势底洼、雨水充沛、河道密布、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

农业、蚕丝业、棉纺业促进了城乡的交流和市镇的兴起,嘉禾大地市镇星罗棋布,出现了新的生机、新的繁荣。

嘉兴,一个水的城、农业的城、工业的城、商业的城、文化的城逐步形成。

发达的农业经济与繁荣的市镇生活为嘉兴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了良好的环境。嘉兴文风鼎盛的局面逐渐形成,重要标志是众多的藏书楼与书院,丰富的收藏和历代优良的刻板印刷。

正是这样的环境,孕育了吴镇、项圣谟这样的书画大师和朱彝尊、谈迁这样的著名学者。

嘉兴的鼎盛文风民间精湛工艺和雅致的文化,张成、杨茂的剔红,朱碧山的铸银,张鸣岐的制铜,以及影响广布的海盐腔等,都是嘉兴文化艳丽的奇葩。

十月革命的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千年古城嘉兴又披上了一层红色的霞光。

(近水,名杨评号近水,安徽颍上人,毕业于安徽师大、深圳大学、清华大学,中文、新闻、书画创作、艺术品鉴定专业,作家、诗人、书法家、旅行家、艺术品鉴定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