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市养蚕人老太太养了万只蚕,还免费供给小 [复制链接]

1#
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500.html

  养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螺祖。但对于现在的很多人来说,别说养蚕了,连蚕的真容都不一定见过。

  而就在这都市之内,一位老太太养了上万只蚕,自得其乐之余,还免费供应附近的小学生上手工课用。

喜好:白蚕绿叶夕阳红

时下已过清明,正是桑长蚕生的季节。现代工业的发展,让这个远古时期发源于中原之地的技能几乎失传。即使在偏远的乡下,养蚕的人也并不多见。

  可就在我们的都市之内,却有一位养蚕能手——肖淑萍。老太太今年已经78岁,在家中养春蚕也有5年了。老太太爱养蚕,在她居住的小区里是出了名的,用小区邻里的话说,“她不但自己玩,还领着一帮小学生一起玩!”

  20日上午,小区家属院内,老太太正在门前桑树上忙着摘桑叶。一手攀着桑树枝条,一手摘叶子,阳光从枝间洒落她的脸上,显出仔细与认真。

  见有人来,老太太乐呵呵停下手来,迎进她住的平房屋内。打开房门,直接扑入眼帘的就是摆放在客厅地上的一摞没有盖儿的纸盒,纸盒内多不胜数的白色虫子正自顾自地趴伏在桑叶上啃食着。沉下心来,会隐约听到沙沙的声响。

老太太指着纸盒子内的虫子道,“这就是蚕,刚刚出来有10多天的时间,昨天才脱罢一层皮,吃得正欢实着呢!”

  

(肖淑萍今年已经78岁,在家中养春蚕有5年了)

分享:送蚕配叶还管够

  “汪汪……”门外的狗突然狂吠起来,惊扰了老人的畅享。老太太赶紧站起来,“有生人了,狗叫的声音不一样。”还没等老太太打开房门,外面就响起了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奶奶,把你养的蚕再给我几只吧!俺班的同学也要哩。”

  门外,站着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没事,过来吧乖,狗拴着呢。”老太太转身端起屋内的一只纸箱向门外走去。

  小男孩的父亲躬身对老太太笑了笑,“真不好意思,又来麻烦您了,您给他的蚕又送人了,说是学校老师让大家都养的,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上课用的。”

  老太太从纸箱中给小男孩挑拣个最大的春蚕,装进小纸盒,挑了五六只后,看看小男孩还没吱声,就又装了两三只。小男孩歪着脖子笑道:“俺班的好几个同学都还没有哩……”“熊孩子,咋不早说?”老太太另找出一个鞋盒,呼呼地往里面装了几十只,一边装还一边问小男孩班上还有几个同学要。

  小男孩抱着鞋盒欢天喜地准备离开,却被老太太又揪住了,“桑叶还没拿呢,你准备把蚕饿死哩?”

缘由:生存生活生之趣

  老太太老家是杞县的,8年前来郑州女儿家生活。

  一天,  老太太接外孙女放学,看到学校门口有人在卖蚕,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们争着买,说是老师让买的,上的课程中有蚕这一章节。当时外孙女也哭闹着让掏两块钱买了4条,又花一块钱买了10片桑叶,“一片叶子都一毛?我自己种自己养得了。”

  这不是放大话,老太太未出阁前,是和母亲一起养过蚕的。而那时候,养蚕是为了卖钱谋生存。每到初春,为了让蚕早点出来,“母亲就将蚕仔用布包好揣在腰里,用体温去暖。”等蚕出来后,像针尖那样大小,用刷子一点点弄下来,开始慢慢喂养。

  “蚕这东西特金贵、爱干净,如果女人身上来那个时,是不让进蚕屋的。”养蚕缫丝织布换钱,一家人的穿戴有了着落,还能补贴家用。

后来,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也没几个人再养蚕了,但老太太的技艺并没有落下。给外孙女买回来的这几只蚕后,就帮着一起养。等做茧时,老太太把破茧的蚕蛾弄到一起产仔,然后把仔留种。

  为了让蚕一出生就有东西吃,老太太又买回来了一些桑椹,然后撒在门口的空地上,当年就长出了桑树苗,“你看看门口这几十棵桑树,就是那时撒下的桑椹长成的。”

  到现在,老太太养的蚕,少说也有一万只。除去自己留下一些养着玩外,其他的大半送给小孩子们了,门口的桑叶也任凭孩子去摘。“摆弄这些小生命,需要极大的耐心,无形中就在修身养性。孩子们拿去养、拿去玩,一声声奶奶叫得我也可开心。”

  除了小孩子,邻居也有馈赠,“蚕拉出来的屎,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蚕沙’,用铁锅炒后装枕头,有明目醒脑的作用。”5年下来,老太太做了好几个,也都送给亲友邻居。

(老太太养的蚕,大半送给小孩子们了)

河南商报陪办新闻组出品

采写:河南商报记者周坤锋

统筹:胡巨阳责编:高瞻展校对:刘学恩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陪办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