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乡村景观登上了联合国农业文化遗产榜单 [复制链接]

1#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515/5373894.html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并负责认定,这些乡村文化景观除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已有22个国家的62个传统农业生产系统被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目前有15项入选并有多项候选遗产地。

1.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浙江青田县是中国著名的“田鱼之乡”,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早在多年前,当地居民就开始稻田养鱼,并传承至今。目前,青田县水田面积13万亩,其中稻田养鱼面积8万亩。该系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充分利用了各种自然资源,是种养有机结合生产模式的典范。

2.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

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该系统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形成了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的生态布局,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3.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

江西万年人总结出一套从良种培育更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收割贮存到精致加工等传统稻米生产技术,是迄今为止人类保留下来的最早栽培稻之一,拥有极高的遗产资源。

4.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当地延续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群众提供了生存发展的主要食品来源,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重价值。

5.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云南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和野生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区,孕育了传统的茶树栽培技术体系和悠久的茶文化。

6.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以敖汉黍和粟种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传承数千年,呈现了与所处环境的长期协同进化与动态适应的发展特性,支撑着敖汉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的生计需要。

7.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是中华传统庭院式农业的典型代表,传统的漏斗架栽培方式沿用至今,形成了别致的庭院景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科研价值。

8.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

会稽山古香榧群有千年以上的香榧树数千株,与古村落、小溪、山岚等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是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

9.福建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在长达年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山丘栽茶树,沿河种茉莉”生产模式,开发出了精湛的茉莉花茶窨制生产工艺,并衍生出泡茶、喝茶艺术及相关的文化活动。

10.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农业系统,以其独特的低洼池水土利用方式和罕见的规模庞大的垛田地貌集群而闻名于世。

11.陕西佳县古枣园

佳县古枣园被认为是最早的枣树栽培中心之一,现存多株千年古枣树群,其经济价值、生态功能突出,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12.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位于太湖南部,当地人民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排涝防洪,将常年积水的洼地深挖变成鱼塘,塘泥堆放在四周作为塘基,逐渐形成了“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典型农耕生态循环系统。

13.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

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是农业、林业、畜牧业之间长期互补融合发展的典范。系统内农田、河流、居民、寺庙与周边的山林和草地互相映衬,滩地耕种、林草相间。一年中居民随着季节的转换从事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工作,使得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14.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中国大陆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具有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利用等多功能价值,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代表。

15.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和的历史遗存。

16.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福建尤溪联合梯田

福建尤溪梯田通过山顶竹林截留储存天然降水,再以溪流流入村庄和田中,形成了特有的“竹林-村庄-梯田-水流”山地农业系统。

17.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

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农业系统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当地人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体系和确保系统稳定演进的相关乡规民约,架构起了一种“上林下田、动态平衡”的梯田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模式。

18.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

江西崇义客家梯田距今有多年的历史,从中原迁入的客家先民在长期耕作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不同其他农区的文化习俗,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精神,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

19.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

(候选遗产地)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采用了“悬空拱券镶嵌”式石堰结构和多种作物轮作制度,解决了石堰稳固与空间最大限度利用问题,体现了该系统适应社会经济变化的活态性,是中国大陆北方旱区山地农业发展的典范。

20.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候选遗产地)

安溪有年多年的产茶历史,是中国大陆乌龙茶之乡、“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文化符号。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组成了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茶叶农耕文化的典范。

21.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候选遗产地)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大兴安岭西南余脉,是以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为代表的复合游牧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显著特色。

22.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候选遗产地)

庆元林-菇共育系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山地林农复合系统,它有着独特的林-菇共育技术体系、丰富的森林生态文化与香菇文化以及结构合理的生态景观。非洲小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