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川为什么古称ldquo蜀rdqu [复制链接]

1#

夏骏工作室XIATV

四川为什么古称“蜀”?

—夏骏访谈流沙河(之二)

夏骏:

一般意义上的解释,“蜀”,是一个象形文字。甲骨文中的“蜀”字是一条有大眼睛(后来也有论证说是拟态的眼斑)、蠕动如蚕的肉虫子,上部是它眼睛突出的头,下部是其弯曲的身子。这种虫子是指所有蛾、蝶类的幼虫,即野蚕。也就是说,“蜀”字的本义就是这种“野蚕”。这个说法有问题吗?

而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形成为蜀人,并转型成封建制国家。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从蚕丛氏称王开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的统治阶段,约在公元前11世纪,蜀国参与了著名的武王伐纣的战争,为“牧誓八国”之一。西周初期,蜀王杜宇自立为帝,号望帝。杜宇在位时期,迁都郫邑,教民耕种,开疆拓土,蜀国在这个阶段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

古蜀国在长江上游曾经创造出长江文明的一个古代高峰,今天可以看到的三星堆、金沙遗址,呈现出辉煌的而且个性鲜明的文明成就。

那么,“蜀国”、“蜀人”的蜀字,究竟是一个什么来历?

流沙河:

那么如果我们谈到长江的历史,必须先从古代的长江说起,那就是长江的上游,长江的文明是长江流域出现了国家以后,长江上游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是谁说的,李白说的,李白的诗,“蚕丛及渔凫,开国何茫然。”

你注意,他的开国。那么最早的时候国叫什么名字,按照李白唐代的传说叫“蚕丛”,蚕丛还不叫蜀国,因为蜀这个字并不是专门给我们川西平原达成这个字。

早在甲骨文的,商代里,三千五百年以前,就有这个蜀字,当时的这个“蜀”没有一处指的是川西平原的这个蜀国,没有。

在甲骨文时代,蜀,指了很多地方,有一个蜀是在江苏,有个山叫蜀山。那么山东也有一个古国叫蜀,河北南部也有一个蜀,这些都是在甲骨文里边看到的。河南中部,也有一个蜀,山西南部也有一个蜀,几乎我们在甲骨文里边所看到的蜀,我说的甲骨文是商朝的甲骨文,没有一处是指我们长江上游的个蜀国。

这个蜀国被命名为蜀,史见于武王伐纣。武王伐纣联合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国家,就有我们蜀国,只有这一个蜀国指的是我们川西平原的蜀国,那么蜀的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历来我们四川各种说法,直到现在都争论的非常厉害。那么认为它是长江上游的第一个文明古国。要搞清楚,这个蜀字的古文字,确实是这样写的,最老是这两个蜀,这是甲骨文里面,这个是篆文里面的,仔细看,这个形态基本一样。

这个蜀究竟是什么意思,我认为专指的“家蚕”,就能够吐丝的那种蚕,所以在江苏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山西南部,都有蜀国,这个蜀的意思就说明,哪里养蚕,养家蚕,能够出丝织绢,所以就叫蜀,所以有那么多地方都叫蜀,尤其有一个特征就是在二十年代末,安阳的发掘,在大墓里挖出一个家蚕的蚕茧只有半截。这件东西是国宝,留下来了,这就是我们想到的命名为蜀,是因为在商代养蚕抽丝。

那么这个蜀字是什么意思呢?

按古文字,上面是一只眼睛,一只眼睛指什么意思,代表了有人看管,看管你什么,这个是一条蚕子,这个是头部,这个身部,尾部。害怕你不知道,又加了一个虫子进来,那么这就是说,这两个也是蜀在甲骨文里边,意思就是说的蜀是一种虫,但是有人照看的,那就是家蚕。

所以川西平原这个蜀,是被中原命名为蜀的,他们自己叫蚕丛,也是“蜀国”的名称的来源。

对话嘉宾

流沙河

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有评价称流沙河先生“是一个真正的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风骨的学者型诗人”。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流沙河诗话》《庄子现代版》等。

夏骏

纪录片导演、制片人,《长江》《汉江》《秦淮河》《蜀道》《川魂》《大海湾》《颜子》《张謇》《改革开放20年》《中国农民》《读书的力量》等多部大型纪录片总编导,历任中华遗产杂志社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制片人。

文字编辑

和峰视频图片编辑

何苗王彬

设计制作

于歪歪

版权所有

中国星云影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以真实纪录形态构建历史长河的影像博物馆

以学术思想力量解读文明历程的足迹密码图

别忘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