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变涂泥为沃土的太湖溇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太湖沿岸,一条条水道自太湖向内陆延伸,在广袤的大地上呈现出纵横交织的水网,这是一个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系统,叫作溇港。

溇港是古代太湖流域劳动人民在与洪涝、干旱的较量中,开渠排水、培土造田,变滨湖湿地滩涂为膏腴沃壤的一项独特创造。这一水利系统至今已运行了近年,其独特的架构、宏大的规模、科学的设计,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水利水运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地处太湖南岸的湖州便是生发于溇港圩田之上的一座水乡城市,因湖而名,因溇而生,因港而兴,是太湖溇港发端最早、体系最完善、特征最鲜明、存续时间最长和唯一完整留存至今的地区,是名实相符的溇港古邑。

据明代《三吴水利论》记载:“按诸溇界乌程、长兴之间歧而视之,乌程三十有九,长兴三十有四,总而论之计七十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过勘察,湖州确有73条溇港,印证了古籍的记载。

▲乌程县水道图中的溇港[光绪四年(年)《浙西水利备考》]

如果把时间的齿轮拨回到史前,太湖南岸的湖州曾是一片沼泽,这里河漾密布、港汊交错,仰承天目山洪水过境,俯受太湖高潮逆浸,形成了大片渺无人烟的滩涂湿地。湖州先民在沼泽滩涂中导水作田,使这块曾经际海茫茫的洳湿之地成为水旱无虞的风水宝地,孕育出了“田池布千里”的南太湖风貌,树立了一个早期中国先民肇造文明的典范。

▲溇港圩田系统示意图

溇港肇始于夏商,经过春秋至五代时的大规模筑堤开渠、排水整治,太湖沿岸出现了环湖大堤,节制太湖蓄泄的涵闸港道体系也已经建设完成,在滩涂上诞生了河渠、农田、乡村、市镇以及周密的水利管理系统和制度,逐渐形成了“十里一横塘、七里一纵浦”的太湖溇港与塘浦圩田系统,曾经地广人稀的太湖流域,成为无饥馑之患的鱼米之乡。到了宋代,太湖沿岸“围田相望,皆千百亩”,蚕桑、养殖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农业大规模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农产品和纺织品的主产区。湖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之仓廪,圩田上“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满载着粮食的漕船通过溇港转道大运河,运往北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一统与盛世。伴随着溇港圩田空间利用的细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湖州成为我国桑蚕产业和淡水水产养殖业的重镇,享有“丝绸之府”和“淡水鱼都”之誉。

今天,尽管曾经舟楫往来的溇港大多已寂静无声,但穿越千年而来的塘河依旧水流不息,在湖州一带仍旧有保存完整的大小50多条溇港在发挥着作用,像一条条灵动的血脉,滋养着一方丰饶。“港里高圩圩内田,露苗风影碧芊芊。家家绕屋栽桑柳,处处通渠种芰莲”,南宋项世安的《圩田》诗中所描绘的风貌迄今依旧。

太湖溇港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溇港是先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适应太湖沿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等水土资源特点的水利工程体系,它包括匠心独运的湿地排水技术、横塘纵溇的独特结构和设计简洁巧妙的水利工程建筑群。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打开湖州地图,可看见一条条南北向的河道伸向太湖,叫作“溇”;一条条东西向的河道横贯其间,叫作“塘”,横塘纵溇之间的岛状田园叫作“圩田”,如梳齿般繁密的溇塘河道与星罗棋布的岛状圩田构成了棋盘式的溇港圩田系统。

▲湖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湖州所在的苕溪冲积平原,本为天目山与太湖之间的狭小平原,这里的河道短促,水流较为湍急,溇港系统充分运用东西苕溪中下游地区众多湖漾进行逐级调蓄,“急流缓受”,以消杀水势。通过人工开凿的东西向河道,如荻塘、北横塘、南横塘等使“上源下委递相容泄”,使东、西苕溪和平原洪水经溇港分散流入太湖。而以自然圩为主体修筑“溇塘小圩”,使原有河网水系基本不受破坏,发挥河网水系的调蓄、行洪和自我修复功能。

庞大细密的溇港系统,除却纵横交织的水道,亦包括水闸、桥梁等细节,这些细节中蕴藏着非同寻常的机巧和智慧。在每一条溇港水道汇入太湖的尾闾处均设有水闸,是溇港系统中由人力操作的关键部分。溇港上游区域遭遇洪涝时,水闸开启,泄涝入太湖而不使为患;太湖遇涝水涨之时,水闸关闭,防止湖水内侵害田;旱季,溇港水位降低,水闸开启,引太湖水流入溇港,供圩田上的居民生产生活之用……依靠水闸的调节,溇港中始终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水位,实现了北宋范仲淹所说的“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在溇港的入湖处,还蕴藏着另一个精妙细节。从空中俯瞰太湖南岸,可见湖州诸溇港入湖河道均整齐地折向东北方。每年冬季,太湖湖区盛行西北风,风携水、水裹沙,直扑南岸。溇港入湖口朝向东北,溇港所泄的水流就可以从侧面将南下泥沙重新冲入湖中,防止泥沙长驱直入、停淤河道,实现了自动的防淤功能。

此外,溇港下游河道两岸也暗藏玄机。这里的桥梁往往跨度窄小,将入湖的溇港河道突然收窄,形成了溇港“上游宽、尾闾窄”的独特河形。河水在从宽河流入狭窄的尾闾之时,为窄岸所逼,流速骤然增加,疾速冲向太湖,使水中泥沙激荡尽净,大大降低了溇港的疏浚成本,其巧夺天工的设计与现代工程流体力学的相关原理不谋而合。

太湖溇港以湖州最具代表性,湖州是太湖流域溇港圩田水利工程系统发端的肇始地。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太湖的溇港逐渐减少,湖州是目前唯一完整保存溇港系统的地区。太湖南岸一条条完整的的古溇港,吴兴义皋村的古溇、古桥、古屋及圩田系统,大钱村的古街、古桥、古树、古牌坊,长兴小沉渎的太湖古堤,诸溇口门附近的古闸……都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溇港历史遗存,也是溇港文化的典型载体和展现,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排水、引水、航运和生态效益,这在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也可谓屈指可数。

毗山大沟

——世界上最早的溇港

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湖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湖州城东毗山遗址的挖掘中,发现了一条南北走向、面宽约16米的人工河道——毗山大沟,这是迄今为止太湖流域地区最早的河渠工程,开掘于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它具备了排、降、蓄、引和导水入湖的基本功能,与现有的溇港毫无二致,堪称是溇港的起源。

毗山大沟的发现,揭开了竹木围篱透水技术的神秘面纱。多年前的太湖滩涂遍布软流质淤泥,湖州先民因地制宜,用本地盛产的竹木编制成大沟两岸的围篱挡墙,再将两岸挡墙中间的稀泥掘出,培筑在沟两岸的挡墙之外。由于竹木围篱的过滤,稀泥中的土留在挡墙之外,形成沟岸的堤防和土基;稀泥中的水则从围篱缝隙中渗入沟中央,形成河水。由此,先民们通过这项竹木围篱透水技术,成功地分离水土,将淤泥滩涂改造为水土分明的河沟与土基,成为溇港圩田的雏形。

用竹木围篱透水技术攻克在软流质淤泥上开沟排水的难题,修筑用于排干湿地积水的人工排水河道,使其发挥支护、固壁、利渗、保土、防坍等功能,可谓是匠心独运。为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汛期外港洪水倒灌,先民又十分巧妙地在沟渠底部加挖了一条具有梯形断面的宽约3米、长约10米、最深处约为1米的“沟中沟”,形成了具有复式双梯形的沟渠截面,将一部分流水的水平张力转化为向下的压力,减少了水流对沟渠两侧堤岸的冲刷,延长了溇港的建筑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其形态与今天常见的用现代水利技术修筑的沟渠十分相近。

毗山大沟是太湖流域地区古代先民的一大工程杰作,为太湖南岸地区大规模开溇筑塘、修建运河和圩田积累了技术经验,竹木围篱透水等技术在水利史上属首创。

桑基鱼塘

——溇港圩田衍生生态农业“活化石”

田成于圩内,水行于圩外,纵溇横塘的农田水利系统催生了桑基鱼塘这种高效农业模式,构成了蕴含循环经济理念的可持续良性生态经济系统。在溇港水利建设过程中,先民们创造性地将河道中疏凿出的土方堆高成堤,在地势平坦肥沃的墩岛、圩田内种植水稻,在圩内低洼的沼泽漾塘中养殖水产,在塘岸阡陌种桑养蚕,以蚕沙喂养水产,以水中淤泥作为稻田、菜地和桑园的肥料,从而形成了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原理的桑基鱼塘和桑基圩田的雏形。

▲桑基鱼塘农业模式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先民们千百年来的发展和改造,“塘内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立体农业形态在明清时随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成型,成为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的农业生态系统。其最独特的生态价值是集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精细农业、特色农业于一身,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的内部循环利用,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又为缫丝等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如明代《沈氏农书》所载:“池蓄鱼,其肥土可上竹地,余可雍桑鱼,岁终可以易米,蓄羊五六头,以为树桑之本”,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一个低成本、高产出的传统循环生态农业典范。

这种由溇港圩田系统衍生发育的古法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古代水利和生态农业的活化石,迄今仍熠熠生辉,继续书写着“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的美丽故事,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之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值得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年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部分图文摘自《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湖州》

(来源: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