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淘尽黄沙始得金
惊弓之鸟大致就是目前市场心态的写照。
由此,妖言惑众就成为一种现象,或许只是发泄不满,或许就是制造恐慌,而查处这些妖言的幕后操纵者也就成了中国证监会的最新业务,制造中信证券巨亏谣言的三个投资者据称已经成为证监会的战利品。
造谣固然可耻,但是如果只是造谣,而没有证据表明造谣者通过制造市场恐慌得利,那么证监会又能有多少惩罚手段呢?所以查处容易,杜绝却难,更重要的是,谣言的市场基础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不回答,谣言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事实上,8月13日流传的中信证券巨亏的谣言对市场形成的伤害是巨大的,中信证券以12.07元开盘,当天盘中一度跌停,尾盘收于10.99元,跌幅达9.10%,受中信证券影响,当天上证指数在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大盘银行股上涨0.53%的背景下依然下跌32个点,跌幅达1.51%。第二天,中信证券再跌1.64%,上证指数在工商银行全天强势飘红的情况下,盘中还一度有将近0.80%的下挫,尾盘勉强回升0.30%,工商银行留下一个带长长上影线的红十字,而上证指数则留下一个带长长下影线的红十字,上证指数的回升势头被彻底破坏。有人造中信的谣,就有人造苏宁的谣,13日的主角是中信,14日的主角则是苏宁,中信的谣传是巨亏,苏宁的谣传则是做空,而苏宁的股价当天6.34元开盘,5.88元收盘,下跌幅度盘中达7.11%,苏宁的谣是谁造的,目的又是什么,证监会还没有个说法。
中信证券和苏宁电器是中国股市具有指标意义的个股,中信证券的PE是26.5倍,而苏宁则是14倍,均高于平均PE,打压这些个股能产生威慑作用,更能形成泥沙俱下的局面,即便PE只有5倍也未能幸免,中联重科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K线图上可以看到,14日中联重科以9.79元开盘,9.25元收盘,下跌幅度达5.71%,而现在的价位只有7.86元,和当时的股价相比,下跌已经有20%之多,而中联重科的PE居然只有5倍,和工商银行等银行股相当。而刚刚公布的中报显示,中联重科上半年营收291.2亿,同比增长20.59%,净利润56.22亿,同比增幅为21.47%,在国内上市的八家工程机械类公司中独树一帜,即使和同城伙伴三一重工相比,中报也堪称优异。三一重工虽然营收317.60亿高于中联重科,但是同比增长只有4.60%,净利润只有51.60亿,不但低于中联,而且同比下降13.12%,其他六家机械工程公司则营收和利润均同比大幅下降,营收下滑多的达40%,利润下降多的达87%。这组数据表明,一方面,整个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的确不景气,全行业利润总额下降达19.85%,另一方面,中联重科又呈现逆势增长之势,行业竞争力再一次突现,强势地位日益明显,和世界巨头卡特彼勒高出历史上最优异的季报交相辉映,成为行业的奇迹。不久前发布的卡特彼勒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营业收入总额为173.74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利润达16.99亿美元,同比增长67%。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机械工程70%国内企业下滑的同时,21家跨国公司的中国收入和利润有18家是上升的,难怪卡特彼勒的CEO欧博赫曼一方面对中国经济表示担忧,一方面又对中国开始采取行动感到兴奋。的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要求都决定工程机械在中国市场的前景是美好的,也是最受益的,当然更是对周期极其敏感的,但是谁又能说中联重科在下一轮景气周期中不会扮演历史上曾经辉煌的苏宁电器的角色呢?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非常时期非常心态对每个人都是考验。淘尽黄沙始得金,就慢慢淘吧。